以人为本 学术引领 文化赋能 持续发展:嘉祥集团召开2025年教育工作会

综合
关注
8月21日—22日,嘉祥集团2025年教育工作会在成都市成华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召开。会议深入剖析过去一年集团教育工作中的成效、经验与问题,群策群力进一步谋划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举措,为新一学年全集团教育重点工作指明方向。
集团领导、学术委员会专家、集团职能部门正副职,各校(园)区校(园)级领导,各校中干、骨干教师代表参会。相关领导、教育专家和学者到会指导。
“以人为本,学术引领,文化赋能,持续发展”今年的会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既有方向的引领,又有方法的借鉴,参会教职员工心潮澎湃——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主会场主持:嘉祥教育集团副总经理李丛蓉、罗铃
专家引领 解读信息文明背景下教育面临的挑战

会议伊始,中国教育学会副监事长、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资深教育专家杨念鲁作了题为《解读信息文明背景下教育面临的挑战》的专题报告,从人类认知方式的变革、信息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转化观念主动应变三个层面对当下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信息化社会要求的素养,本质上是“人机共生”时代的进化能力。较之从前,人类认知方式已发生了变革,以工具层面来看,从“操作机器”变为“驾驭数据流”;以思维层面来看,从“执行指令”升级为“定义问题”;以协作层面来看,从“流水线齿轮”转型为“创新网络节点”。通过对当代“数字原住民”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进行分析,反观教育,可以得到哪些启示?杨老师总结了四点:一是老师只按照教材中的内容去教授学生的模式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二是受教育的对象更加自我,在课堂上的批判意识更强;三是未来教师的角色会从单一的传授知识,逐渐变成学生的助手和导师;四是学校会打破既有边界,使学生习得的知识从静态储存变为动态生成。
杨老师说,未来已来,教育人需重新定义知识、定义学习、定义课程、定义课堂。当下,知识结构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知识迁移比知识复现更重要,学科素养比学科知识更重要。他勉励嘉祥同仁与时俱进,持续深耕,帮助孩子提升适应未来的能力,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以初心破局,以创生致远

“嘉祥教育人要如何守住教育的初心,让校园与社会脉搏同频共振,让师生间的情感交融成为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奔赴?”向克坚董事长作的大会报告从初心、责任、发展、创生四个维度回答了以上问题。向克坚董事长深情回顾了嘉祥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初心与坚守,向教育专家及同仁、社会贤达、“嘉”人们表达了深深的敬意,他说:“嘉祥教育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担负起教育人应有的社会责任。25年来,因为这群教育的理想主义者对‘嘉文化’的认同与传承,于是有了嘉祥的‘四个坚持’,以及对教育信仰的坚守。”
向克坚董事长强调,教育需要坚守本真,需要顺势而为的革新力量,也需要可持续发展。在今后一段时期,教师职业发展的支持与助力、民族地区的支教、AI背景下的教育创新是集团的聚焦点和着力点。希望所有嘉祥人用“初心”校准方向,用“责任”连接社会,用“发展”创造可持续生态,用“创生”打开未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拥有更加精彩的未来。
经验交流,互鉴互学共谋新篇
蓝图绘就,重任在肩,集团上下形成合力,各部门充分联动是打造“好教育”的基石。8月21日下午,嘉祥教育集团副总经理白洪钦、集团信息化管理部部长杜明军、创新学校校长刘刚、艺体中心体育学科驻地专家陶毅、学术委员会总顾问张军、嘉祥集团副总经理向薇薇、天府牧山学校校长梁明朗、茂县中学副校长罗祎宏进行了专题发言,尽管话题不同,领域各异,但发言者均指向同一核心——在变革中拥抱创新,在实干中成就师生。




“从减负增效到赋能创新,嘉祥正利用AI赋能‘学为中心’,构建智能融合的教育新生态”杜明军部长就嘉祥智慧教育AI应用案例进行了分享。新技术构建育人新场景,嘉祥助力师生百花齐放,各美其美,刘刚校长就创新学校的机遇与实践进行了分享:“集团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定位优势、教师团队优势、一贯制优势,打造引领渠道,并持续投入顶尖专家、教练等资源,目前已形成规范化制度和运行机制。”在构建立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体育、美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一直以来,嘉祥高度重视艺体教育,特别是5年来,嘉祥艺体教育专家顾问团队发展至35名,进校指导1584次,艺体教师教学科研带队获市级奖项400人次……”在陶毅老师的分享中,这不是一组冰冷的数据,是嘉祥艺体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走进嘉祥的校园,还能看见哪些真实的故事,感受怎样真实的力量?向薇薇副总通过十佳学子、成长加油站等项目,首届教师辩论赛、首届嘉祥杯辩论赛、马边研学、清华可持续发展营等活动的回顾与总结再现了嘉祥教育对学生的关注,对老师的赋能,对品牌文化发掘的真实场景,她说“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让教育理想在真实的土壤里扎根怒放是我们的使命所在。”


截至2025年6月,嘉祥开办学校9所,联合办学1所,领办学校7所;开办幼儿园9所,合作园区1所;长期系统精准教育帮扶民族地区3个。梁明朗校长分享了天府牧山学校在新津教育局和嘉祥教育集团共同帮扶下取得的“佳绩”——在第一学年满意度调查中,学生和家长的“非常满意”率均超过了90%,“满意”率均为99.6%。罗祎宏副校长所带领的茂县支教团队探索出了让嘉祥经验与当地智慧深度交融的新路子,他总结道“正是这种‘去中心化’的协作模式,使教育改革在民族地区扎下了根。”


在当天的大会上,白洪钦副总和张军总顾问还分别就教育教学的发展、面临的问题等进行了发言。




会议期间,王春颖老师、张歆老师、黄晓珍老师、郭志老师、黄乐涛老师作为教师代表,从不同维度分享了课堂改革的经验、个人成长的故事、师生同频共振的动人瞬间。
专题讨论,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是承诺,更是行动上的落实。8月22日上午,与会人员分别参与了教育教学专题研讨会、领办学校项目专题会、拔创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就贯通培养、课堂改革、领办学发展与突破、拔创人才培养的实践与优化策略等多个议题进行了讨论。
教育教学专题研讨会
教育教学专题研讨会聚焦贯通培养分层教学和“学为中心”课堂改革。


嘉祥教科院副院长冉珩良进行了嘉祥教育关于贯通培养的情况汇报。目前,集团各校以培育综合素养为根本,逐步构建起小初高贯通培养体系,有的学校在课程与教学方面,实现纵向贯通到横向融合,对核心课程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进行一体化设计;有的学校根据小初高学生不同的认知特点和学科基础,开展“异课同段”主题教研……嘉祥正逐步打破小初高的学段壁垒,盘活集团教育资源,创新连续贯通培养模式。
集团督学沈明德老师在主题报告中直指:课堂改革不是一道自选题,而是“双新”背景下的教学新适应。他认为,课堂改革不是形式主义,不是盲目跟风,而是根据可遵循的原则原理所进行的个性化实践,以此追求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沈明德老师深入分析了课堂改革的方向:教师需从传统的“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支持和环境。
会上,锦江校区、乐山校区、自贡校区、都江堰校区、达州校区等单位代表就贯通培养和“学为中心”课堂改革进行了分享发言,他们的发言既有学术的思考也有实践的案例,具有充分的借鉴意义。
学术委员会总顾问张军老师总结道:“时代在变,教育需要创新,要符合教育规律,老师要多为学生做一点,学校要给老师提供资源,希望所有嘉祥老师为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李丛蓉副总勉励各校更新观念、行动第一,不断深化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领办学校项目专题会

集团相关领导与各领办校、合作办学学校负责人围绕办学实践与发展难题展开深入交流。
各校负责人在会上分享了创校以来的探索经验。樊文峰校长重点介绍了金牛嘉祥在课程创新、家校协同等方面的实践举措;梁明朗校长则结合所在校区的地域特点,分享了依托嘉祥领办优势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马飞山校长分享了云芯学校在科技赋能教学,项目化课程推进方面的实践思考。
交流中,各负责人也直言当前面临的困难,集团领导逐一回应,提出“注重品牌建设”“跨校资源共享”等合理化建议。
拔创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明确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嘉祥教育也在拔创人才培养之路上不断探索、进步。

蒋涛副总指出,目前集团的拔创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拔创培养需以“全面发展”为根基,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把育人目标始终指向人本身的发展和完善。
创新学校的教师代表依次分享经验:数学组介绍了“早培计划”的教学策略,通过兴趣引导与思维训练激发潜能;信息技术组展示了“竞赛赋能”的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前沿技能。创新学校刘刚校长进一步补充了新学期拔创培养的创新举措,包括增设心理辅导课程、搭建跨学科实践渠道等,旨在构建更科学的培养体系。
荣誉表彰 奋楫再扬帆
教师始终是嘉祥发展的中坚力量。根据《嘉祥教育集团荣誉教师评选认定方案》相关要求与工作安排,经自主报名、学校推荐上报、专家评委组材料审核及综合答辩评审等环节,集团于2025年8月13日-8月19日对2025年荣誉教师评选结果进行了公示。在本次教育工作会上,对评选出的2025年荣誉教师予以认定:授予杜红梅、曾定军2名教师嘉祥教育集团“首席教师”称号;刘星等11名教师嘉祥教育集团 “领航教师”称号;李建伟等7名教师嘉祥教育集团“嘉祥名师”称号。



此前,嘉祥已授予吴丽、余军、洪涛三位校长“终身荣誉校长”称号,授予奉俊茹老师“终身荣誉教师”称号,他们与此次被授予的荣誉教师同为嘉祥教育集团的宝贵财富,是教育精神的传承者和发扬者。“荣誉教师”代表曾定军老师在发言中说:“嘉祥教师荣誉体系,让每个嘉祥人在专业发展中获得尊重与成就感。这份荣誉既是肯定,也是嘱托,更是责任与担当,激励着我们传承和发扬嘉祥教育文化,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傅勇林教授寄语嘉祥老师:孩子是未来的希望,祖国的希望,教育工作者身上有沉甸甸的责任,老师要有精气神,有胸襟、气度、格局,有现实洞察力,还要有学养。他希望老师们带着“我是光荣的人民教师”的信念锻造精神品格,立下坚韧不拔之志,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勇担新时代使命。
本次大会还对2024-2025学年荣获市区级及以上荣誉的个人及团队进行了表彰,蒋涛副总宣读表彰决定。会议号召全体嘉祥教职员工积极学习传递榜样力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筑牢教育质量根基,继续书写新的教育诗篇。




两天的会议紧凑高效,大家会上凝神静听,会后积极讨论,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谋划。

蒋涛副总在会议总结中特别强调,集团的发展专业化是核心,文化是引领,我们要看清形势,研透自己,用好资源,夯实硬基础,打好组合拳,为嘉祥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是今天的使命,更是明天的希望。站在新学年的新起点,集团教育工作会聚焦立德树人、课堂改革、拔创人才早期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等热点话题,嘉祥人以奋进的姿态、创新的思路,不断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勾勒创新发展的生动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