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韵绽芳华 武技呈新彩 非遗技艺走进成都建设路小学

综合
关注当多元非遗技艺邂逅活力校园,会绽放出怎样的文化盛宴?2025年9月24日,成华区“畅游成都・体验非遗”系列活动走进成都市建设路小学,一场浸润匠心与热爱的非遗盛宴便在此间缓缓拉开帷幕。
首个登场的川剧绝活《木偶变脸吐火》,瞬间锁住全场目光。木偶在演员的精妙操控下,眨眼间便切换红、黑、蓝等色彩鲜明的脸谱,神态灵动、惟妙惟肖;当木偶口中骤然喷出绚烂火花时,现场欢呼声与惊叹声此起彼伏,将非遗技艺的神奇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曲婉转昆曲随后缓缓流淌,《牡丹亭・闺塾》篇章徐徐展开。演员身着雅致传统服饰,以细腻唱腔演绎经典桥段。互动环节,演员先展示水袖技艺,宽大水袖时而舒展如行云、时而收拢似含苞;随后持折扇开合,尽显潇洒姿态。同学们踊跃上台,在演员指导下尝试开合折扇,亲身解锁非遗乐趣。






国风魔术《奇幻东方》又带来别样惊喜。魔术师身着国风服饰,将传统元素与魔术技巧巧妙融合,每一个动作都与古典音乐、传统纹样呼应,营造出如梦似幻的东方美学氛围,让同学们在惊叹中感受传统与创意的碰撞。





刚劲的赵门武术表演尽显中华武魂。武者动作整齐划一,出拳有劲、踢腿凌厉,一招一式展现精湛功底与豪迈气势,让师生们直观感受到中华武术的磅礴力量。





非遗绝技《飞叉》表演紧随其后,再度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演员手持钢叉,旋转抛掷、凌空接叉间,叉尖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每一次精准落点都引来了同学们的阵阵惊呼与掌声,尽显非遗绝技的惊险与精彩。





压轴的杂技节目同样精彩绝伦。表演者凭借扎实的功底,在特制道具上完成一个个高难度动作,倒立、平衡切换自如,将非遗杂技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让非遗走出博物馆、融入日常生活,在同学们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相信这些珍贵的非遗记忆,将伴随同学们成长,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焕发新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