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教育

弦歌廿中 声颂中华 成都二十中优秀校友雷双霜重返母校举办独唱音乐会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秋夜含韵,雅声传情。

从聆听教诲的教室,到回荡歌声的殿堂,

从曾经仰望舞台的学子,到执掌聚光灯的歌者,

这是一场关于“回归”的仪式,更是一次跨越时光的传承。

在国庆钟声即将敲响之际,成都二十中校园内迎来了一场跨越讲台与舞台的深情对话。

9月29日晚,成都二十中优秀校友、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雷双霜重返母校,以“弦歌廿中 声颂中华”为主题,携手校管弦乐团、舞蹈队成员,用一场分为四个艺术篇章的个人独唱音乐会,为祖国、为母校送上最动人的秋日祝福。

第一篇章:古典情怀|诗词如画,音韵千年

音乐会在古典诗词的悠远意境中缓缓启幕。从宋代姜夔的《长亭怨慢》到曹雪芹笔下的《红豆词》,雷双霜以婉转深情的嗓音,将文字中的离愁别绪与刻骨相思娓娓道来。她不仅唱出了古典诗词的韵律美,更以音乐为桥,连接起古今相通的情感世界。随后的《水灵灵》则如清泉流淌,展现江南水乡的灵动生机,为古典篇章注入一抹青春的亮色。

第二篇章:古韵新声|时空对话,心声共鸣

王维《别君叹》沉郁苍凉,蒋捷的《虞美人·听雨》诉说人生百味,雷双霜以现代声乐技法重新诠释传统诗意,展现出音乐在时间维度上的延展力。而在歌剧《土楼》选段《月朗星稀》中,她更以戏剧化的表达,刻画出一位客家母亲在至痛与至爱间挣扎的崇高形象,让观众感受到咏叹调直击人心的力量。

在进入质朴真挚的民歌篇章前,由校管弦乐队雷子钰、程思瑜、瞿睿、钟礼今四位同学带来的《莫扎特D大调长笛弦乐四重奏 K.285(第一乐章)》,如同一阵清新的古典之风,拂过在场所有听众的耳畔。

他们以默契的配合与纯熟的技巧,将莫扎特音乐中的灵动与典雅演绎得淋漓尽致。当悠扬的长笛与弦乐声部在母校的音乐厅内交织回响,我们仿佛看见,艺术的种子正如何在一代代二十中学子心中生根发芽。

第三篇章:民歌风采|土地之声,生活之诗

音乐回归民间,情感落于真实。

雷双霜深情演绎四川民歌《摘葡萄》《妹儿多勤快》,以活泼欢快的节奏和质朴真诚的唱腔,勾勒出四川女儿家勤劳灵动的形象。更值得一提的是,她携手四川清音传承人曹正礼老师,共同呈现非遗曲目《六月六》。这首承载时代变迁记忆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她从小浸润的传统功底,也折射出文化传承的当代意义。

歌声暂歇,舞韵接续。

由校舞蹈队冯馨雅、杨佳悦两位同学演绎的舞蹈《风雅》,以柔美身姿与翩跹意蕴,为热烈的民歌篇章注入一缕清雅的古典气息。舞袖翻飞间,仿佛可见千年文脉在当代校园中的生动流淌。这一舞,不仅与雷双霜的“古韵新声”遥相呼应,更展现了母校美育土壤中绽放的多元艺术之花。

第四篇章:时代新声|感恩与希望,同行与领航

音乐会步入最后一个章节,情感的氛围却愈发浓烈。当晚最动人的环节之一,莫过于雷双霜为母校精心准备的《山歌好比春江水·多谢了》。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曲目串烧,而是一次深刻的情感编织。她将《山歌好比春江水》的辽阔悠扬与《多谢了》的真挚恳切巧妙融合,熟悉的广西民歌旋律一经响起,便唤起了在场所有人对土地、对根源的共通情感。而当歌声自然流转至《多谢了》时,那一声声深情致谢,已不再仅仅是歌词,更化作了她个人最直白的内心独白。

正在这歌声与情意共振、感恩与感动交织之际,主持人缓步登台,请雷双霜稍驻。

那一句“请留步”,不似程序的提示,倒更像是母校对游子一声温柔的回唤——仿佛在说:且慢些走,让我们好好看看你,也让这份情谊有处安放。

随即,在满场温暖目光的注视下,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利军带着盈盈笑意,向雷双霜送上专属纪念品。这一刻,舞台的光晕里,不再仅是学成归来的歌唱者,更映出母校与学子双向奔赴的温情——她以歌声回馈母校,母校以厚意迎接游子。

动人的旋律在礼堂内尚未散去,现实的回响已踏着庄重的步伐走来,完成了从艺术情感到人文仪式的完美升华,为这场名为“回归”的盛典,落下了最深情的一枚注脚。

个人的成长,感念于母校的沃土;而青春的绽放,终将回响于时代的原野。当对师恩的感激沉淀于心,更辽阔的情感是对脚下这片土地与时代的深情告白。

这份情感,从二十中的舞台出发,终将汇入祖国壮丽的山河画卷之中。

当《领航》的旋律如朝阳喷薄而出,成都二十中管弦乐团与校友雷双霜在乐团指挥郦嘉老师的引领下,以赤子之声,共同谱写献给新时代的深情礼赞。每一个音符都化作信念之光,照亮七十六载峥嵘岁月;每一声歌唱都汇聚成磅礴力量,见证着一个民族穿越风雨、驶向复兴的壮阔航程。

余音未绝,《在希望的田野上》已如春风拂过音乐厅。这支与雷双霜有着特殊缘分的歌曲,承载着她2019年为祖国七十华诞放歌的珍贵记忆。此刻,她的歌声里既有麦浪翻滚的生机,也有星火相传的期许——那是对学弟学妹们的殷殷嘱托,更是对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的诗意诠释。在这片用音符耕作的希望田野上,每一个梦想的种子都在时代的旭日下孕育生长。

这场音乐会不仅是雷双霜个人艺术成长的汇报,更是游子与母校根脉情深的生动诠释。

从古典到当代,从民族到时代,四个篇章如同她艺术之路的四个站点,而起点,始终是二十中那片孕育梦想的土壤。

曲终人未散,梦想从来不是遥远的星,而是随时可以归来的路。

今夜,音乐是媒介,情感是主线,

而传承,是最动人的副歌。

出席本次晚会的嘉宾有著名声乐教育家、原中国音乐学院原声乐歌剧系主任王士魁教授、国家一级演员,四川省音协副主席吕小琴、四川省文化馆舞台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吴晓军、中国电科集团第十研究所工会办张黎、中国电科集团第二十九所工会副主席亢程龙、金牛区茶店子街道办欧邦云、金牛区音乐教研员吴娜、毛静。学校领导和部分行政干部出席晚会。担任本次晚会艺术指导的是著名钢琴家,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民族声乐钢琴艺术指导邓垚老师。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