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教育

聆听英雄故事,淬炼青春体魄!石室锦官学子这样度过“烈士纪念日”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在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石室锦官中学于9月30日举办“八秩回响·薪火相传”主题活动。

被誉为“铁血营长”的著名解放军英雄臧雷同志走进校园,带来动人宣讲;广播操比赛相继开展,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精神与体魄的双重洗礼。武侯区关工委、教育局、团区委、区军休中心及石室锦官中学领导干部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

英雄的足迹:从13岁梦想到“铁血营长”

“所有的美好都要建立在和平之上。”臧雷同志以这样一句朴实而深刻的话语开启了他的分享。他动情地回忆起自己13岁立志参军,17岁梦想成真,进入了英雄的部队——“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这支光荣的队伍也在今年“9.3大阅兵”时庄严走过天安门广场。

他不仅分享荣光,也坦然直面生命的至暗时刻。他讲述了自己在战场上身负重伤,面临脑水肿、瘫痪的困境,却以惊人的意志与病痛抗争,最终强行康复的历程。这段经历,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英雄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与牺牲。

英雄的心声:“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一个没被打死的老兵”

臧雷同志引用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名言——“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中很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并以此对同学们寄予厚望:“我希望孩子们能像我们和我们的前辈一样,从被保护的人,成为保护别人的人。”

说到动情处,他郑重地澄清:“我特别喜欢这段话,但不是我说的。这是朱德总司令说的。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一个在战场上没有被打死的老兵。那些为人民牺牲的烈士,才称得上是英雄。”这份发自内心的谦逊,让在场师生对“英雄”的定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精神的传承:烈士诗抄照亮学子心房

在活动中,臧雷同志分享了一个深情的发现:他在整理牺牲战友的遗物时,发现多位烈士的笔记本里,都抄录着同一首诗——《自豪吧!士兵》。他现场为同学们朗诵了这首诗,让年轻的心灵得以窥见当年战士们的内心世界:

“……我自豪地当上了一名士兵,每月只有十元钱的薪津……为婴儿的娇甜我才愿流血,为初恋的红晕我甘愿忍痛……为炊烟自由的升腾,为车轮狂热的飞奔,我这战士的肩膀啊,才愿扛起这世界上所有的不幸……”

这首诗的分享,将整场活动推向高潮。他总结道,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最好地阐释了什么是英雄——就是一切为人民付出,为人民的幸福而奉献的人。

时代的回响:从感动到行动的成长

英雄的故事,如春雨般浸润着学子的心田。初一的李同学在聆听后深有感触:“臧雷爷爷的故事让我明白,‘牺牲’这个词背后,是一个个选择用生命捍卫未来的鲜活的人。我们这代人的奋斗,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

主题宣讲结束后,激昂的旋律在操场响起,“强健体魄 赓续华章”广播体操比赛正式拉开帷幕。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张良在开幕致辞中,深刻阐释了常态化体育锻炼的育人价值。他指出,在国家烈士纪念日举行体操比赛,别具深意。“先烈们用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与和平,而你们——新时代的少年,拥有强健的体魄、昂扬的精神和报国的志向,便是对英魂最好的告慰。”

“广播操的每一个标准动作,跑操的每一个整齐步伐,不仅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认真严谨态度的塑造,对规则意识与团队精神的淬炼。”张良书记指出,这与国家所倡导的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要求高度契合。他鼓励同学们将赛场上的拼搏精神、协作意识带入日常生活,实现体魄与人格的共同成长。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