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 + 校友反哺!“丰硕金秋”成都文理学院2025年秋季双选会搭建就业新桥梁
综合
关注10月29日,“丰硕金秋”成都文理学院2025年秋季双选会在校内星空广场举办,校领导高度重视,亲临现场指导。这场聚焦毕业生就业需求的盛会,不仅搭建起企业与学子的双向对接桥梁,更通过“招聘+指导+协同”的多维模式,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注入强劲动力。
地域行业全覆盖,校友反哺显温情
本次双选会打破地域局限,吸引上海、杭州、温州等省外城市及成都、内江、德阳等川内多地企业参与,汇聚澳鹏数据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百余家优质企业。岗位覆盖文化教育(含K12教辅、出版传媒)、金融服务(含银行风控、保险理赔)、现代服务(含文旅运营、酒店管理)、电子信息(含人工智能算法、智能制造运维)四大重点行业,尤其聚焦文旅融合、AI 应用、新媒体运营、教育服务等当前热门领域,为不同专业毕业生提供超10000个适配岗位,满足多元化职业选择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30余家校友企业专程重返校园招聘,从文旅策划公司到科技创业团队,校友企业家们不仅带来适配岗位,更以“过来人”身份分享职场经验,搭建起“母校培育—校友反哺—学子受益”的就业闭环,让求职过程更具温度与信任感。
专家团队驻场,求职指导“量身定制”
为破解毕业生求职痛点,活动现场特设 “职业指导咨询区”,组建由7位四川省职业指导专家、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及求职礼仪美育工作室成员构成的服务团队。针对简历“千篇一律”、面试紧张、职业规划模糊等问题,团队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既为学生逐行优化简历内容,突出专业技能与实践经历的适配性;也通过模拟面试场景,指导肢体语言、应答逻辑等细节;还结合行业趋势为学生分析职业发展路径,帮助毕业生理清求职方向,增强就业信心。现场参与指导的2026届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表示:“专家指出我简历中‘实习经历缺乏成果量化’的问题,还教我用‘STAR 法则’梳理经历,现在对面试更有底气了。”
校企座谈谋协同,打通人才培养 “最后一公里”
双选会上午场结束后,学校随即组织与70 余家企业的面对面座谈会。会上,企业代表围绕“岗位需求与人才能力匹配度”展开交流,例如京东科技提出“复合型技术人才需兼具编程能力与行业认知”,招商银行强调“金融服务岗位需强化沟通与风险意识”。针对企业诉求,学校各二级学院与企业现场对接,计划通过“定制化课程”“企业导师授课”“实习基地共建”等方式,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衔接,实现 “培养即适配”的育人目标。
就业服务月持续发力,构建长效赋能体系
本次双选会是“丰硕金秋”成都文理学院就业主题服务月的核心环节。接下来,学校还将推出系列赋能活动:“就业大讲堂”邀请行业大咖解析职场趋势与岗位需求;“校(院)企面对面”组织各学院针对专业特色对接对应领域企业;“企业开放日”带领学生走进企业车间、办公区,直观感受工作场景;“我带学生去求职”由教师陪同学生参与企业面试,现场指导技巧;“求职故事分享会” 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分享就业经验。此外,学校还将持续开展“访企拓岗”行动,主动对接更多优质企业,拓宽就业渠道。
一直以来,成都文理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不断优化就业服务体系,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从双选会的精准对接,到职业指导的个性化服务,再到校企合作的长效推进,学校始终以毕业生就业需求为导向,全方位护航学生职业发展,努力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贡献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