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研讨品格教育实施路径 龙泉驿区品格班会展示活动在天鹅湖小学举办
综合
关注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品格教育与实践深度融合,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有效路径,10月28日,由龙泉驿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深耕品格沃土,赋能生命成长”品格班会展示活动在天鹅湖小学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邀请到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德育教研员周玫老师,龙泉驿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德育教研员牟利老师莅临指导,全区各小学德育干部、班主任代表及区外特邀教师共200余人齐聚一堂,观摩精品课例展示、聆听专家点评,深度研讨品格教育的实施路径与育人实效。
课例展示:深耕品格沃土
活动伊始,天鹅湖小学周学静校长发表致辞。她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知识获取便捷的今天,教育更应注重学生品格塑造。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品格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班会课是开展品格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当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周校长表示,希望与会教师通过本次活动,深入交流品格教育的实践经验,共同提升育人能力。
友谊小学寄倩倩老师与5.2班学生带来的《扬帆起航,勇敢成长——小海鸟的觅食之旅》,以生动的“小海鸟”角色设定,将抽象的“勇敢”品质具象化为一次次振翅与尝试。课程通过精心设计的情境体验,引导学生亲历从畏惧到尝试再到成功的全过程,深刻诠释了“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带着恐惧依然前行”的真谛。
实验小学李雪滔老师与3.14班学生展示的《小海龟回家:坚持有方法》,直面学生成长中的真实困境——“想坚持,但不会坚持”。课程通过解构“坚持”这一品质,将其拆解为具体可行的策略方法,实现了品格教育从“价值倡导”到“能力构建”的跨越,为学生提供了可操作的行动支架。
天鹅湖小学关琦老师与5.10班学生带来的《明真相,辨真情,做清醒少年》一课,以“明辨”为核心主题,直面数字时代的教育新命题。该课围绕理性思辨能力的培养,通过生活化场景切入,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信息甄别、风险防范与情感认知的关键能力。课程注重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力,提升其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思辨素养,为培育具有清醒头脑和独立人格的时代新人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
向阳桥小学何卫红老师与5.22班学生展示的《课堂C位,有我主动》,聚焦“主动”这一核心品质,通过情境任务、角色担当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从“旁观者“到“课堂C位“的转变。课程体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能动性飞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天立小学姚望老师与4.5班学生呈现的《专注——让我们更聪慧》,将抽象的“专注力”转化为“耳听、目明、用心感受、表达”四步可感知、可训练的“心理肌肉”。课程通过科学的方法引导与系统的行为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深度专注的能力,夯实认知活动与品格践行的效率基石。
专家指导:赋能生命成长
五节课例展示后,龙泉驿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德育教研员牟利老师组织自由评课,并围绕教学设计、学生参与、品格落点等维度展开深入交流,现场研讨氛围热烈。牟老师指出,本次展示活动不仅展现了区域品格教育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搭建了专业对话桥梁。她希望各位教师能将今天的收获转化为明天的行动,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持续探索品格教育的有效路径,共同推动区域德育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德育教研员周玫老师对五节课例进行了专业剖析。周老师强调,品格教育要遵循“价值辨析-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引导-价值树立-价值导行”的完整路径,实现从认知到行动的转化。她希望各位教师能以此次展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对品格教育的理解,推动区域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本次品格班会展示活动,通过“品格成长五部曲”系统呈现,为区域德育工作者提供了可借鉴、可操作的实践范式。从勇敢启航到智慧坚持,从理性明辨到主动担当,再到深度专注,这条完整的成长路径展现了品格教育的系统性和层次性。相信在专家引领和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龙泉驿区的品格教育必将结出丰硕成果,为每个孩子的生命成长注入坚实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