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教育

高校企业中学协同育人 树德中学科创嘉年华“玩”出新高度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机器人精准投篮引来喝彩、“火焰掌”实验点燃阵阵欢呼、植物染色展示惊艳全场……11月11日下午,成都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银杏广场上,这些此起彼伏的声浪共同汇成了一曲热烈的科创交响,一场以“科学梦想,智创未来”为主题的科创嘉年华活动在此举行。

这场集互动性、前沿性与创造性于一体的科技盛宴,不仅是对学校第十六届科技节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高校-企业-中学”协同育人的一次生动实践,为初冬的树德校园注入了澎湃的科创活力。

前沿科技走进校园

机器人展演点燃全场

活动现场,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机器人的现场对抗与展示,这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而是树德学子触手可及的现实。

来自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实验室的各式机器人“惊艳亮相”,它们或灵活走动,现场对抗,或进行抓取,精准投篮,引来同学们阵阵惊呼与掌声。现场,科研人员还为同学们耐心讲解了背后的原理,从机械结构到算法控制,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智能机器人世界的大门。

以前只在电影里看过这样的场景,今天能亲手触摸和互动,感觉特别震撼!一位参与体验的学生兴奋地表示,“我对人工智能和编程更感兴趣了,希望未来也能设计出自己的机器人。”

与此同时,北京大学深圳芯片设计重点实验室带来了芯片制作展示;四川辛巴创意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人工智能在书法等领域的创新应用;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技术互动体验区前更是排起了长队,同学们与AI对话,切身感受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魅力。

这些科技前沿的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参与,将最鲜活的产业实践带入了中学的校园,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教务处主任隆沂峄表示,学校希望通过科技节的系列活动,拓宽学生眼界,点燃学生的科学梦想,找到人生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学生成为科创主角

多元实验展现学科魅力

“本次活动最大的亮点就是我们将舞台交给了同学们,所有的展位都交给了学生。”活动现场,学生科学创意工作坊吸引了众多同学积极参与,这不再是单向灌输的课堂,而是想法碰撞、双手实践的“造物空间”。

静电飞花、火焰在掌心燃烧、植物通过染色展现出斑斓色彩……在学科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现场演示了一系列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实验。生物组展示了动植物细胞模型、植物染色与拓染等;物理组再现了范式起电机、马德堡半球实验等经典场景;化学组则呈现“火焰掌”“碘钟反应”等视觉奇观,引来阵阵喝彩。

面对同学们高涨的热情,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化学教研组组长刘发春介绍:“我们特意选择了这些生活化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学科知识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他们内心深处对科学的热爱。所有实验均在教师监督与安全防护下进行,同学们佩戴护目镜和实验手套,确保了过程安全可控。”

活动还展出了高中学生的科研论文与初中同学的科创绘画,内容涵盖人文、化学、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呈现出树德学子跨学科、多层次、系统化的科学探索路径。从充满未来感的科幻画作到趣味性的实验操作,再到基于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的学术论文,完整展现了学校“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孵化成果”的教育生态。

“高校—企业—中学”协同育人

树德外国语持续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始终坚持科技教育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通过举办科技节,引入顶尖高校与前沿企业资源,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与探求欲,为他们搭建走向未来科学舞台的阶梯。这种协同育人模式,不仅带来了前沿的知识与技术,更传递了科学的精神与创新的文化。

本次科技节中,学校还邀请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等顶级名校的博士生导师走进校园,开展“科学讲堂”系列讲座,让同学们直面科学大家,感受顶尖科学研究的魅力。这些持续性的活动,共同营造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郁校园文化氛围。

为了更好地开展科创教育,学校打造了专业的科技馆。在这里,学生可以了解芯片的诞生、进行VR互动,了解科创领域的相关知识。物理老师包芯介绍道:“我在讲授万有引力时,就会带同学们来科技馆,同学们可以上手感受同一物体在地球、火星、金星等不同行星的重量差异,从而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直观体验。”

如今,学校的科技教育育人成效也体现在毕业学子的成长轨迹上。此次高校机器人展演中,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王蔚然同学正是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2024届的毕业学子,他分享道,高中时期尽管学业压力繁重,但学校给予了他们很多自由探索的机会,信息技术课程则让他首次接触到C++,由此萌发了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兴趣,走上了如今的求索之路。

这场科创嘉年华,不仅是一次科创活动的成功举办,更是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路径的深刻诠释与办学成果的集中体现。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这种开放、协同的育人模式,让更多科学的种子在树德校园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