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教育

校际联动共育民族情怀 石室蜀华携手回民小学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为深化数字时代背景下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探索校际联动的育人新路径,日前,石室联合中学蜀华分校师生代表走进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校——回民小学,两校携手开展了一场以“数字节日仪式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这次跨越学段的校际合作,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深刻而生动的民族文化体验。

模范引领,携手共育民族团结之花

作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回民小学以其深厚的民族团结教育底蕴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本次活动提供了专业支撑。该校大队辅导员朱洵老师和边梦茹老师,热情接待石室联合中学蜀华分校师生。

两校教师还就数字时代的民族团结教育开展了深入的教研交流,共享育人智慧,共话教育创新。

数字技术活化节日文化记忆

在回民小学精心打造的民族博物馆内,两校学生混合编组,共同体验数字技术带来的文化盛宴。通过AR技术“穿戴”各民族节日服饰,借助VR设备“参与”传统节庆活动,扫描二维码聆听生动的民俗讲解,这些创新的数字体验让古老的民族文化在学生们眼前“活”了起来。

这种跨校的数字探索,不仅增进了学生们对多元民族文化的理解,更在协作中培养了深厚的友谊。

仪式体验深化共同体认同

在博物馆的民族团结主题展区,两校学生共同参与了富有仪式感的数字互动活动。“民族节日故事汇”中,两校学生结对合作,通过数字抽签认领不同民族的节日故事,携手完成讲述任务;“民族节日数字长卷”共创环节,两校学生在同一块电子屏上共同绘制展现各民族节日习俗的数字画卷。

这些富有仪式感的跨校协作,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在学生们心中深深扎根。

实践参与促进意识内化

在实践环节,两校学生混合编组,运用在博物馆采集的数字化素材,共同创作“我们共同的节日”主题作品。一段段记录着合作感悟的微视频,不仅展现了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更体现了校际联动带来的育人成效。

这种基于实践的合作学习,有效促进了两校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化。

本次实践活动是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探索校际联动强化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次成功尝试。通过两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互补,数字技术与节日仪式的深度融合,构建了“校际协同、资源共享、合作共育”的教育新路径。活动现场,两校学生热情互动、深度协作的场景,充分展现了民族团结教育的生动成效。

回民小学大队辅导员朱洵老师和石室联合中学蜀华分校德育负责人汪欣主任均表示,将以本次活动为起点,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持续深化在数字节日仪式教育领域的探索,共同开发更多富有特色的系列活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校际联动中生根发芽,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