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格实验“白河”项目进川大了!校企地社携手助力助力生态教育发展
综合
关注2025年11月21日,“青春护河·智汇双流”校地协同实践行动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举行。本次活动由成都市双流区水务局、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双流区教育局、西航港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立格实验学校6名教师带领小学、初中、高中共22名《关注水资源,保护母亲河—双流区白河生态系统研究》简称《白河》课题学生代表,参与了课题展示交流活动。
16年坚守 生态教育厚植根基
自2008年起,立格实验学校开启生态教育探索之路,依托16年白河生态研究积淀,以“蓉城智碳”项目为契机,构建“小学感知-初中探究-高中创新”的跨学段一体化生态教育体系,通过“政校家企社”五方协同机制,将白河真实生态问题转化为跨学科探究课题。通过小学段的“白河自然观察笔记”,到初中段的“有机污染物降解实验”,再到高中段的“生态治理提案”,形成“真实问题→实验探究→政策建议”的成果转化闭环,既延续了学校“守护一段河流、启蒙一代人”的社会影响力,又实现了“双碳”目标与实践路径的深度绑定,为青少年生态教育与低碳实践提供了可复制的“立格方案”。
一体化育人 构建梯度培育体系
依托16年实践经验,学校创新构建小初高一体化生态教育体系。小学段以观察体验为主,初中段聚焦流域生态调研与数据分析,高中段深化科研转化,形成“低段启趣、中段提能、高段攻坚”的育人链条。此次汇报的《白河流域泥沙堆积问题探究》《白河边坡土壤与植被对边坡防护的影响》《水有机污染物处理措施研究》三大课题,正是学校16年一体化生态教育的阶段性结晶,涵盖初高中学段,既延续了长期跟踪研究的传统,又融入了新时代生态保护理念,充分展现了梯度化育人的显著成效。
展示环节,立格实验学校的“小河长”代表们秉持“带着问题去探究”的视角,怀揣“美丽白河的守护者”的责任与担当,持续追踪河流生态发展变化。他们以“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的理念为纽带,将生态保护责任融入科研实践,用青少年的视角与行动践行环保初心,其扎实的课题积累与真挚的护河热情,赢得了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等专家团队的高度认可。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王航、副教授孟玉川等专家现场点评,从数据采集方法、实验设计优化等方面提供专业指导,为课题深化指明方向。
校地协同 科研实践赋能成长
座谈会后,学生代表在川大专家带领下走进水力模型试验场。通过观摩河流生态保护科研试验,学生们直观了解了水流模拟、泥沙运动等水利原理。川大博士研究生现场演示了模型试验操作,讲解了科研成果在白河治理中的应用前景,让抽象的环保知识变得生动可感。
未来展望 深化绿色育人之路
立格实验学校将持续深化“一体化生态教育+一河一校+蓉城智碳”三维育人体系,借力高校科研资源与地方政策支持,让生态理念扎根校园,为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具备生态担当和低碳思维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