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教育

川大附中西区劳动课程:在实践中解锁农业的诗意与智慧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2025年9月25日,四川大学附属中学西区学校的校园里,劳动的活力与自然的生机交织 —— 四川大学附属中学西区学校学子在综合分类课中,开启了一场与土地对话、与植物为友、与水流共鸣的劳动实践之旅。三大特色课程以 “沉浸式体验” 为核心,让同学们在 “做中学、乐中悟”,不仅收获了农业知识,更触摸到了劳动的温度与成长的喜悦。

温室筑梦:解锁绿色生命的魔法密码

“霍格沃兹温室大棚的绿色魔法” 课程,以温室为 “自然魔法屋”—— 在这里,学生们化身魔法学员,第一课在油画教室认真聆听了四川农业大学陈川老师对温室大棚的原理讲解,第二课来到校园劳动基地亲手搭建棚架、调控温湿,见证种子破土,在阳光与土壤的交响中,解锁植物生长的奥秘,让绿色生命的奇迹在指尖绽放。实践中,同学们化身 “绿色魔法师”,跟着魔法老师们学习观察白菜、紫甘蓝等幼苗生长规律,及孕育过程。“原来大棚里的温度要精准到 ±2℃,就像给植物‘定制’生长摇篮!”同学们手里拿着幼苗,眼神里满是发现的惊喜,“以前课本里的‘光合作用’很抽象,现在看着幼苗一天天长高,才真正懂了什么是‘春种秋收’的力量。”

香草寻踪:在馥郁间邂逅耕种诗意

“邂逅香草花园” 课程,藏着一场与芬芳的温柔约定 —— 俯身轻触带着晨露的香草叶片,亲手栽种幼苗、采摘花苞,在馥郁芬芳里聆听植物的 “呼吸”,于温柔互动间,邂逅自然馈赠的香气与耕种的诗意。当天的香草花园里,薄荷的清凉、迷迭香的浓郁交织成治愈的香气网。同学们小心翼翼地捧着香草幼苗,按照老师指导的间距栽种在花床中,成熟的香草被轻轻掐下时,指尖残留的香气让大家忍不住细闻。“以前只在披萨上见过迷迭香,现在亲手种才知道,它的叶子摸起来是毛茸茸的!” 同学们把采摘的香草放进透明小袋,笑着说要带回家,让家人也尝尝 “劳动的香味”。

水脉探秘:解码农场灌溉的智慧哲学

校园农场的水密行动” 课程,邀学子探秘土地下的 “生命脉络”—— 探秘农场地下 “水脉”,拆解灌溉系统的 “智慧密码”,亲手调试水管、疏通沟渠,让水流顺着规划的路径滋养土地,在实践中读懂水利与农业共生的学问。农场的灌溉区里,同学们化身 “水利小侦探”,转动阀门时认真观察水流大小的变化,还蹲在田埂边讨论 “哪种灌溉量最适合青菜生长”。“原来一滴水要经过过滤、分流、调控这么多‘关卡’,才能刚好浇到庄稼根上!” 参与课程的张同学摸着湿润的土壤感慨,“农业里藏着的智慧,比课本上讲的更生动。”

学校的劳动课程,既是川附西 “勤以立人” 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学子们走进自然、认知农业的重要一课。未来,我们将继续挖掘课程的趣味性与实践性,让更多学子在土地上播撒好奇的种子,在劳动中收获知识与成长,真正实现 “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的育人目标。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