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希望学院魏磊:以百米赛跑的速度迎战“职业规划”的马拉松

综合
关注2020年下半年,四川省举办第二届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教师魏磊荣获赛事一等奖。
此次由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与成都师范学院共同承办。在全省高校宣传动员、层层选拔、择优推荐的基础上,来自全省101所高校160余名教师参加了本次大赛。


得知魏磊老师获奖的消息,我们便做好了对他进行采访的准备。获奖归来的魏老师刚回到学校就又登上了讲台,当联系到他时,他刚刚结束授课,匆匆忙忙赶来,一坐下就拿出工作材料。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他说,职业规划是重中之重,是不可缺失的,这是一场目前形势下高校工作的持久战。
很多人都明白,在当今这个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时代,在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形式下,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而位数不多的985、211早已成为众多企业的招聘条件。面对企业“苛刻”的招聘条件,多少大学生陷入了职业规划迷茫,普通的大学生因非985、211的“出生”得不到空间,没人知道哪一天自己的未来可以被接受、被看见。
虽然坚守的过程往往如石沉大海,但事实证明,只要有无数个石头聚合在一起,一定能在湖面掀起一层又一层连绵不绝的涟漪。因此大学生职业规划这门课程应运而生。


此前,关于大学生职业规划这门课有个魔咒。对于这一课程,大部分高校学生通过率均远高于其他课。可是,每当面临毕业,真正能熟练运用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做好人生职业规划的却少之又少。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又要合理引导学生顺利完成规划职业就成了当下教授这门课程的老师对于大学生何去何从的激烈讨论。
很显然,魏磊打破了这个魔咒。
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魏磊积极参与各类别各级次的专题培训:2015年6月中国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部创业培训(syb)师资培训班;2016年12月参加31期高校辅导员培训暨“大学生党建工作”专题培训班;2019年10月全省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示范培训班、全国高校院系级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同时,不断进行课题研究,探索适合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方式:2017年,魏磊参与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建筑装饰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研究》、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转型高校的毕业生管理模式研究》;2019年,参与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于规范与转型发展背景下的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以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为例》、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新时代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课题研究;2020年,作为负责人负责成都市交通+旅游大数据应用技术研究基地《交通强国战略下轨道交通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家校企协同的三全育人新模式》课题、参与成都市交通+旅游大数据应用技术研究基地《交通强国战略和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轨道交通类人才非专业能力培养》课题研究。课题的研究没那么容易,问题还在延续。回忆几年来这段过往,魏磊显得不那么轻松。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其实人生何需百年,只要我们能像阿基米德寻找地球支点一样给我们的灵魂一个支点,那么激跃生命的腾飞还不是易如反掌,而这个支点就是规划人生。魏磊将人的职业生涯看做第二次生命。他说,每个人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时是我们的第一次生命,这个生命是父母赋予我们的,是不可控的;但人的一生有将近35年或者更长的是职业生涯,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我们的第二次生命将在现实涌浪中被逐渐淹没。2013年,魏磊初次接触职业规划课题时,便有会计系的同学找到魏书记请他帮忙指导建议。“我根据他的能力特长、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也结合了社会环境和行业发展前景,建议他前往深圳的国企,”魏磊回忆道。面临省内银行的安稳工作与北上广的未知闯荡两个选择,魏磊从职业指导的角度上向学生讲到,我鼓励出川,是因为要经历过这种大型国企、央企、还有大城市的历练,才能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构建更好的基础。与此同时,魏磊也很鼓励根据个人能力来选择跨专业求职,曾多次成功指导英语系等专业毕业生实现成功就业。
学院自改革转型以来,一直致力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而大学生职业规划研究探讨还路漫漫其修远。魏磊谈到,一方面,要扎实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教育、就业指导教育,精准就业服务;另外一方面,要提高职业发展和就业服务指导老师的技能,强调就业服务指导工作要压实责任不松劲,建好建强就业队伍,用心用情做好指导工作,共同促进学院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魏磊看来,快是一种能力,但慢是一种艺术。速度永远是相对的,用最快的速度迎接挑战、用马拉松的坚持精神解决难题,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但他坚信,虽远必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