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金融服务

四川中行的战“疫”普通人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疫情暴发之际,逆行者,是一个光芒万丈的词,代表着挺身而出、不惧生死、冲锋在前的英勇与无畏。也有这样一群逆行的人,他们没有经天纬地的作为,也没有可歌可泣的事迹,在大多数人用“宅”为防疫尽力之时,他们默默走出家门,坚守岗位,用自己的方式逆行勇进,用点滴微光开启希望,汇聚起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四川中行力量。

守住立身的“根” 我们一直都在

“我也害怕,但不能退缩。”

她是四川中行一名的网点负责人,她的网点邻近一家医院。

在疫情暴发的非常时期,医疗机构首当其冲,接待病患数量激增。随之而来的,是医院面临小面额现金短缺、大量现金交付困难的窘境。获悉院方的困难后,从正月初三开始,她备好口罩、手套、酒精,带领员工开启了上门收款、和无数病患擦身而过、拎着现金回网点反复消毒的反复长路。

“虽然每次都是‘全副武装’,毕竟是非常时期的医院,心里还是怵的。”她有点不好意思的笑言“但是银行是服务业嘛,客户需要就要上。”因为要配合客户的营业时间,在街上的店铺纷纷关门闭户时,她们刚刚收拾好行装,准备上门。因为是医院回笼的现金,带回网点后,至少要经过四次消毒处理和细致的分装、标记,她们总在加班加点。

向她们道一声辛苦,“还好吧,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的。”她只是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

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这是很多银行人入行之初就学会的一句话,有人把承诺写在纸上,有人把承诺挂在嘴边,有人把承诺变成行动。

筑起防控的“墙” 我们千方百计

“要对员工负责,也要对来的客户负责。”

她是某支行综合管理部的主任,这个春节,她成了一个忙碌“购物狂”。

一手翻炒着锅里的回锅肉,一手接起了电话“你能买到口罩?是正规的么?”

72个小时,5家医药公司、6家生物制剂公司、10家商场、23家药店,超过800公里的路程。。。。。。她采买了能保障13个网点2个月用量的防护、消毒用品。

为了买得再快一点,送得再及时一点,她“征用”了自己的丈夫,随时待命,做物资提取、调配和发放的“运输兵”,酒精、消毒液、额温枪、口罩…开着车一趟趟拉回来,以最快的速度配送到各个基层网点,确保防疫物资不中断,确保金融服务不中断的网点,对员工是安全的,对客户也是安全的。

“有这样的扶贫干部在,我们放心。”

他是四川中行派驻某贫困村的扶贫支援干部,已经扎根在村里四年了。正月初二,看到新闻里、网络上越来越密集的疫情消息,曾是军人的他,仿佛听到了集结的号角。他带上自购的红外额温枪,急需的口罩、消毒药品,作别牵挂的家人,第一时间回到了他驻点的村子。村里人看到他,有点意外,又像迎接回乡的亲人一样熟络。

他一回村,就着手制作防控标语,布置“村村响”科普广播,逐户摸排返乡人员,在村口设立劝导点劝返拜年串门村民。几天时间,他先后走访了185户群众,排查外地返乡46人全部落实防控措施,确保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不出村子、不串门,急需的东西没了怎么办?”面对村民的质问,他“变身”成了“外卖员”。了解到某贫困户的慢性病药只剩下一天的药量,还有多户村民缺口罩、需消毒药水,他驱车50余公里回到,在单位的支援下,带回了消毒酒精50斤、防疫口罩200个,想方设法买回了贫困户急需的药物。

  打通驰援的“路” 我们分秒必争

“这是救命的钱,我们赶赶路,加加班,又算得了什么。”

她是一名对公柜员,老家在一个小山村,风景很美,路有点远,平时回去的机会不多。正月初一下午17:00,她接到网点负责人的电话,市医疗保障局要向市里的两家医院紧急划拨1000万元资金。

“我知道你回家不容易,今天还是初一”网点负责人在电话里欲言又止,听起来很不忍心“可是我们网点只有你能。。。现在调整权限,来不及了”

“别说了,你放心,我马上出门”她抓上外套就出了门。

19:40,所有相关工作人员全部到岗,与医保局工作人员汇合。20分钟后,1000万元应急资金成功转入指定医院账户。

面对客户连声的称赞,她有点手足无措“和那些医生比起来,我们算得了什么呢。”

“第一时间!就是最大支持!”客户脱口而出。

输送发展的“血” 我们同舟共济

“我们来帮你想办法。”

他是一名小微企业客户经理,他的客户们,不是知名上市公司、国企、央企那样自带光环的“庞然巨物”,而是些大家都没太听说过的小公司。在场疫情中,这些公司最早体会到迎面而来的冲击。

“我们的工人都到岗了,生产线也准备好了。最焦人的是,原材料不太够,春节前没备那么多货,现在临时去买,资金周转上有点困难,缺口大概是100万”这家口罩厂的老板满脸焦灼“现在是春节,你们都还没上班吧,这几天能放款吗?”

“按惯例,假期是不能放款的。不过没关系,我们来想办法。”坚定地说着要想办法的他,刚刚在高速路上飞驰了两个小时,正站在口罩厂的生产线旁,俯身察看工人的活计。

他在客户的办公室写起了项目报告,算了又算,改了又改,只为争取一个最优解的授信方案;他远程连线上了成都的团队、相关的部门、总行的同事,分工合作、充分论证。

1月28日下午15时,距离企业提出融资需求,还不到24小时,100万元贷款顺利到账。

他拉开车门,准备赶回家,和妻子吃个晚饭。

电话铃响“我们公司收到了火神山的来函,需要贷款支持加急生产,能帮帮我们吗?”

他又出发了。

以上的故事,都是真人真事,我们却没有为他们留下名姓和图影。不是他们不值得,而是因为,他们不是一个两个的特例、先进、代表,他们就是千千万万用凡人温度、绵薄之力书写金融初心与使命的普通中行人。危难之际,他们、我们,一起用普通人的努力,与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必能共度时艰、共迎春风、共待繁花。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