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资讯

2025年全市儿童督导员暨儿童工作者培训会开班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2025年4月22日—4月24日,由成都市民政局主办,成都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承办的2025年成都市儿童督导员暨儿童工作者培训在彭州市正式开班。

为增强儿童督导员履职尽责能力,提升全市儿童福利工作水平,增进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儿童福利工作交流,加强区域协作,2025年4月22日—4月24日,由成都市民政局主办,成都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承办的2025年成都市儿童督导员暨儿童工作者培训在彭州市正式开班。来自全市23个区(市)县、德眉资民政部门、市级儿童福利机构相关负责人和业务骨干以及全市261个镇(街道)儿童督导员共计355名儿童工作者参加此次培训。

精准课程赋能成长:全市355名儿童工作者专业集训

本次培训采取“集中授课+案例分析+互动研讨”模式,邀请了政府部门儿童福利领域专家、高校教授、儿童保护一线专业工作者,开设了涵盖法律法规解读、儿童心理问题的家庭管理和危机干预、未成年人自我保护与安全隐患处置、儿童保护案例分享等方面的课程。专家们以深厚的专业功底,生动精彩的案例,诠释儿童关爱工作的实践智慧,让理论结合现实,在儿童保护工作中生根发芽,共同构筑起未成年人保护的“防护墙”。

此次培训积极探索“集中授课+案例分析+互动研讨”三维一体的沉浸式教学模式,学员们还走进彭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濛阳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及流动儿童暖心驿站,掌握实操工作方法,聆听基层儿童工作者的暖心故事。

“今天的培训,让我对儿童保护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儿童保护需要政策的刚性,也需要服务的温度。需要专业的支撑,更需要用心的投入。我们从事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为这些孩子的未来创造更多可能,”一位儿童督导员接受培训后感叹道,“作为一名基层儿童督导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会更加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视角思考问题,将心理辅导、社会融入、兴趣培养等软性服务有机结合,让更多‘流动的花朵’能在关爱中绽放。”

筑牢保护网:全市建成24个未保中心,帮扶机制再升级

近年来,成都市民政局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儿童福利工作的决策部署,构建起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在保障水平方面,实现历史性突破:自2025年起,将机构养育孤儿和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统一提高至每人每月2100元,并建立自然增长机制。同时,将标准调整周期由“两年一调”缩短为“一年一调”。

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全区(市)县已建成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24个、镇(街道)未保工作站261个、村(社区)未保点3045个,实现四级保护网络全覆盖。配备镇(街道)儿童督导员、村(社区)儿童主任共计3306名,基层工作力量不断充实。

在重点项目推进方面,持续实施未成年人(儿童)救助保护阵地改造升级、“为你而来·相伴成长”儿童关爱保护项目、“明眸皓齿、正心立身”未成年人健康工程等。争取财政资金,在市级设立“蓉心用情·益童成长”关爱服务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不断织密织细儿童关爱服务网络。

此次培训的举办,为全市儿童工作者搭建了交流提升的平台,为进一步提高儿童关爱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成都将继续完善儿童福利制度机制,创新关爱服务方式,筑牢关爱服务体系,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服务,努力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成都样板”。

成都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培训,有效提升基层儿童福利工作者对相关政策法规的把握与认识,强化自身责任意识与专业技能,把所学所悟转化为服务儿童的实际行动,以专业赋能爱心,用责任守护成长,推动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保护网络,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