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成都

成都苏宁小店关闭多家门店 或将转变经营思路

四川在线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1月6日,四川在线记者发现苏宁小店锦江468公馆店招牌、玻璃墙上巨幅海报均已拆除,大门上锁,店内已无货架。相邻商铺的店员称,已关店两三日。

四川在线消息(袁城霖 文/图)1月6日,四川在线记者发现苏宁小店锦江468公馆店招牌、玻璃墙上巨幅海报均已拆除,大门上锁,店内已无货架。相邻商铺的店员称,已关店两三日。

类似情况还发生在翡翠城店、蓝润V客东都店等门店。此外,还有门店正在做5折活动。

一系列迹象显示,苏宁小店将关闭一批门店。

或将关闭一批门店

近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前述门店在关店前均经历了打折出清过程。

“冻品3折、薯片5折、牛奶5折、牙膏满20元减10元……”店员口述着折扣信息。10多天前,记者在锦江468公馆店看到,店内整洁,与平常门店并无二致,但在一货架上张贴的海报上写着“低至3折 打折出清”的标语。在翡翠城店,进门区域的食品货架照常摆有货品,但里面的三四个日用品货架已基本清空,店员张兰(化名)说,“货已经搬到了大仓或者转移至其他店铺。”6日上午,位于龙泉驿区椿树街的门店正在打折,货架几乎全部清空,仅剩饮料、矿泉水等商品。

“这次会关闭一批门店。”有员工透露,关店前多数商品通常会做促销,折扣力度较大。

至于关店的数量,按多位员工的说法,或达到几十家。

苏宁小店近两年开店速度惊人。公开资料显示,在全国范围内,2017年底仅有23家门店,2019年3月,门店数量达到5000家。去年5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2018 年中国便利店 top100”,苏宁小店超过红旗、全家、罗森、711等品牌,门店数量位列第四。

在成都,苏宁小店于2018年2月开出第一家门店。1月7日,大众点评显示,成都共有133家门店,位居前列。

此前,有媒体报道,北京苏宁小店 陆续关闭一批门店,结合成都的情况看,这支便利店“黑马”扩张步伐或有“刹车”之势。

选址不佳或是关店主要原因

有业内人士认为,“便利店成功,七分靠选址,三分靠人为。”走访中,多位员工坦承,门店位置确实存在一定问题。

蓝润V客东都店位于V客东都商业体腹地,在商业体临马路的两个进出口,分别是舞东风和京东便利店。记者注意到,该地人流量较少,周边的楼盘大都在兴建当中,仅有两三个楼盘已建成,且入住率不高。 “要发展起来,至少需要两三年。”该店店员认为。

翡翠城店员介绍,门店位于翡翠城5期后门隔壁和3期后门马路对面,后门的人流量比不上正门,且3期后门口就有商铺,住户不必跑到路对面来买。“附近的华润万家等商超也有影响。”

就翡翠城店的情况,张兰介绍,该店面积100多平米,租金约300元/月/平米,员工工资1.25万元/月,平时水电费4000多元/月,夏季则需要6000多元。若上述数据属实,可以推算,保证门店盈亏平衡,每月至少需盈利4.65万元。

显然,实际情况并不理想。她透露,平均日营业额2000多元。业内人士表示,便利店的毛利率为20-30%。此外,店铺成本还包括设施设备损耗、折旧,商品的物流、储存等费用。可见,门店经营压力颇大。

或将转变经营思路

“这是正常的。”谈及此次苏宁小店关店,一位有8年经验的业内人士表示,在开店的同时关闭一部分运营不佳的门店,优化门店,在业内属常见现象。

不过,他也直言,“这不意外。”他解释,苏宁小店寄望于快速跑马圈地占领市场份额和门市有利位置,扩大市场知晓度,但快速扩张势必会导致高风险和高亏损门店出现。现在应该主要是整体复盘,关闭高亏损门店,然后再慢慢开出一些有质量的门店。

“毕竟零售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行业,急不来。”他说。

事实上,苏宁小店对门店经营已开展新的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张兰介绍:“公司在7月份开始试行合伙人制度,8月份大范围普及。”该制度的要点是多劳多得——公司将门店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给予合伙人一定劳务费,合伙人可自行招聘工作人员或独立运营,并接受公司督导和检查;公司给门店设置经营目标,根据目标完成情况和营业额给予合伙人提成。

“实施新制度后,员工的积极性提升了,门店营业额均有上涨,只是现阶段,还尚未达到公司设定的目标。”张兰说。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