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339商圈”夜间交通乱象怎么破?交警联合四部门来支招

封面新闻
关注
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7月18日,记者从成都交警五分局了解到,随着复工复产工作有序推进,“烟火气”逐步旺盛起来,具有成都餐饮娱乐的地标性区域“339商圈”每天人来人往,然而,交通乱象也日益突出,尤其在夜间时段更明显。

7月17日晚上,交警五分局与猛追湾街办、猛追湾派出所、成华巡大及339物业方负责人碰头对接,商讨联勤模式的具体方案,交流整治运作模式,共同评估重点难点,细化任务分工,配套建立了分时管理、内外联动、统一指挥等工作机制。

乱停现象怎么破?
7月17日晚上八点过,一名市民将车随意停在路边,他的这一举动,被交警发现并及时提醒。
原来,交警在强化了“339商圈”周边道路交通设施物资保障的同时,根据早晚不同时段不同交通流量制定科学精细化管理举措,辅以标志标牌,锥形桶等临时交通组织设施,集中统一保管、投放、使用,最大限度发挥交通设施“七分设施,三分管理”的交通辅助功能。
比如,“339商圈”夜间“乱停”现象最为突出的地方,是猛追湾街和双林路两条道路及延伸区域。

交警一方面在全路段“上客高峰”前提前设置锥形桶和禁停标志牌,与属地城管开展区域联控,从物理上限制到此消费的车辆及“摆地摊”车辆随意停放。
另一方面安排物管方工作人员在停车场入口处对有停车意向的车辆进行醒目提示引导,同时安排巡逻警力进行严查。
在猛追湾街与新鸿路交叉路口,是夜间时段上下客的主要区域,为避免随意上下客的车辆造成路口的拥堵甚至瘫痪,在此路口设置定岗警力,带领综治力量,对在此处随意上下客的网约车、出租车进行劝离和引导,确保在此路口进行掉头和直行的车辆能够在绿灯时段顺利通过。

严查“涉酒违法”
记者了解到,针对339商圈涉酒交通违法及交通事故高发的情况,交警打破固定夜间查酒驾的常态管理模式,实行24小时检查的模式,夜间20点至次日凌晨5点设卡设点对进出该区域的车辆进行必查,凌晨5点后对进出该区域的车辆进行涉酒抽查,重拳打击涉酒交通违法。

并联合该区域的一些酒吧、酒馆等知名娱乐场所,大力开展“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宣传,将宣传植入酒吧、迪厅、餐饮等场所。
与此同时,加大酒驾、毒驾、随意乱停、随意变道、随意调头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针对现场人员流动大,围观群众多的特点,注重现场说法,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争取处罚一个,教育一批,消除潜在违法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