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成都

今年都在经历大考验 成铁管区61次地震、23轮暴雨、1886小时中断行车

封面新闻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10月15日18时,2020年汛期画上句号。198天里,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局集团公司”)管区经历了61次地震、23轮暴雨、1886小时中断行车……灾情种类与数量均为历史最高。

黄钰皓 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

10月15日18时,2020年汛期画上句号。198天里,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局集团公司”)管区经历了61次地震、23轮暴雨、1886小时中断行车……灾情种类与数量均为历史最高。成都局集团公司通过提早部署、科学防洪、源头治理、高效应急抢险等措施,成功抗击暴雨、洪灾、地震等多种自然灾害,打赢防洪保卫战。

灾害种类与数量为历史最高

对铁路运输影响12年来之最

今年的汛期来得更早。3月31日18时正式进入汛期,较往年提前半个月入汛。成都局全面执行汛期防洪工作制度。

61次地震、23轮暴雨、1886小时中断行车……入汛以来,成都局集团公司管内雨情灾情呈现出大范围、高强度、多灾种的特点,灾情种类与数量均为历史最高。

雨水频频造访,灾害“花式”来袭。汛期暴雨及以上天数118天,川黔、黔桂、宝成等6条干线平均降雨量超常年30%以上。

6月,重庆地区降雨量为近60年同期最多;8月,四川地区迎入汛最强降雨,四川省发布近7年来首次暴雨橙色预警;9月,贵州地区平均降雨量为去年的3倍。

全年共发生灾害613处,是去年的2.8倍,类型涵盖西南山区常见灾害近20种。多种类、大规模灾害导致运输调整车流770列,对运输秩序影响之大,为2008年以来之最。

逆行坚守

成功处置重大险情

汛期,成都局集团公司打造科学防洪体系,采取源头治理、过程风险管控、高效的应急抢险等措施,多次成功处置重大险情。

建立科学防洪体系,借助科技创新、技术升级,实现了智慧防灾,拓展了防洪检测手段,提升了风险识别及隐患排查能力。同时,借助重点普速干线危险区段主动限速、风险地区“慢火车”间隔开行等手段主动避险。

基于历年灾情、险情统计分析制定应急物资储备策略,借助专家专业优势,并结合抢险现场经验固化抢险技术方案,系统提升了应急抢险处置水平。

抗洪抢险中,成都局职工有力处置了峨攀线K295泥石流冲毁桥梁、川黔线綦江1940年以来最大洪水、“8·16”宝成线涪江50年一遇洪峰过境等重大险情,实现了防洪安全目标。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