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时长40分钟,坐成都地铁 你的通勤时长缩短了吗?

四川在线
关注四川在线记者 程文雯
随着2020年底成都地铁开通5条新线,成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558公里,地铁网络覆盖进一步强化后,成都市民的通勤时间有哪些变化?8月25日,记者从成都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获悉,最新评估显示成都轨道交通全市居民出行率保持不变,平均通勤时长由42分钟降至40分钟。

坐地铁通勤时长怎么变?缩短2分钟
成都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分别从与城市空间协同性、轨道自身运营效益和与其他交通方式融合性等方面对成都轨道交通成网效果进行评估,以期促进成都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引导城市科学拓展、合理优化。此次评估主要包括设施供给、运营效益、交通结构、通勤效率、拥堵改善、环境友好和乘客满意7大方面17个具体指标。

评估结果显示,成都轨道交通全市居民出行率保持不变,平均通勤时长由42分钟降至40分钟;早高峰平均站内耗时29.61分钟,较成网前(30.11)减少0.5分钟;晚高峰平均站内耗时31.58分钟,较成网前(32.87)减少1.29分钟;高峰期平均乘车耗时23分钟,乘车距离14.0公里,相较于公交5.7公里运距、21.4分钟耗时,出行效率有显著优势。
哪条线最繁忙?1号线赢了
目前,成都多个区域基本实现轨道交通全覆盖。轨道交通进一步支撑城市空间发展,站点500米、800米覆盖人口分别为222.1、457万,较成网前(205.3、408.6)分别增长8.2%、11.8%;站点500米、800米覆盖岗位分别为110.3、221.5万,较成网前(108.2、206.4)分别增长1.9%、7.3%,中心城区、高新南区和高新西区等就业高密区域基本实现轨道交通全覆盖。

在客运强度方面,地铁线网客运强度为1.07万乘次/公里·日,较成网前(1.19)降低10.1%。其中,1号线客运强度最高,达2.01万乘次/公里·日;18号线客运强度最低,为0.18万乘次/公里·日。在满载率方面,新线开通增大了线网覆盖面积、站点密度,贯穿南北通勤客流通道的5号线对1号线起到了一定的分流作用,但1号线仍为满载率最高的线路,4月份满载率为104.61%,较成网前(109.27%)降低4.66%。

成网前后客运强度变化图
调研显示,乘客对轨道交通出行满意度为94%,较2020年4季度的92.73%稳步增长。随着轨道交通可达性提高,由私家车出行转换到轨道交通出行人群约有5.7万—10.3万人,城市减少碳排放量7.8万—14万吨。轨道交通自身出行体验较高,但在接驳交通协同发展方面有待提升。对此,成都轨道交通联合公交推进“绿色织网”行动,促进轨道交通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的优势互补,充分发挥558公里轨道交通线网在城市发展中主动脉的引领作用,推进“地铁+公交+慢行系统”三网融合。整个行动从“5+1”短线接驳、“558”大线网公交匹配调整、以及近郊县市接驳等多方面开展,推进轨道与公交“站站融合”。
成都轨道交通集团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