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龙泉驿的“青山绿林”值多少钱?来算一笔生态价值转化的经济账

四川农村日报
关注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 周颖昳
12月22日,从成都东一环出发,沿成洛大道行至蜿蜒的盘山公路,约40多分钟车程后,记者到达龙泉驿区洛带金龙长城景观绿道。虽是冬季,这里却林木茂密,绿道纵横。无人机俯拍下,焦糖和翠绿交织,展示着专属于冬日的绚丽幽深。

冬季,龙泉山(龙泉驿段)林木茂密,色彩斑斓。
作为“城市绿心”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核心地带、成都“后花园”和东部绿色生态屏障,龙泉驿区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生态植被恢复,引领了林木资源的持续增长、森林财富的持续累积,有效预防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空气环境质量,为绿色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造山育山护山 厚植绿色发展之基
北起洪安镇,南至柏合街道,全长约30公里,占地约247平方公里的龙泉山(龙泉驿段),是提升成都市城市环境承载力的“主力军”。
龙泉钟家山森林管护站站长罗廷宏从事森林管护13年,见证了龙泉山脉生态的日渐变化:“以前山上很多地方光秃秃的,全是灌木林地,树木结构单一,杂草丛生,大家开荒种果,水土流失严重。现在的龙泉山,放眼望去绿油油的山头,大变样了。”

龙泉钟家山森林管护站管护员日常巡山。
植树造林非一日之功。古语说“十年树木”,现代植树造林讲“三分栽树、七分管护”。对于一般树种来讲,植树后最少需要抚育管护三年才能达到郁闭效果。
2007年起,全区加快成片植树造林步伐,通过实施西坡绿化、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建设、龙泉山生态植被恢复、龙泉山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工程生态建设,共实施宜林地植树造林和低效林改造植树7.7万多亩;同时积极开展多元化义务植树活动,2019年至2021年连续承接省级、市级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包山头”植树履责活动,完成宜林地植树造林和低效林改造植树1.3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0.8万亩。如今全域龙泉森林面积达37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42.18%。
在森林管护的投入上,龙泉驿区仅2021年就投入森林资源管护资金840万元。像钟家山这样的森林管护站,在龙泉驿共有20个,均配备有完善的巡防灭火设备和智能防灭火系统。146名管护员常年巡山,是守卫森林安全的后盾力量。
建造苗木“仓库” 夯实城市生态本底
龙泉驿区20多个苗圃基地,也为增绿增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撑。
位于洪安镇土门村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苗木花卉基地,香椿、香樟、栾树、黄连木等树苗迎风而长。该基地今年累计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增绿增景出圃苗木200余万株。而用于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284亩大兴国营苗圃基地,目前也已完成了栽植任务。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包山头”植树履责活动现场。
龙泉驿还栽种有桃、李、枇杷、柑桔等经济林,与生态林一道构成了龙泉山重要的生态资源。以水蜜桃为主的特色经果林面积达12万亩,产值约14亿元。
获称“亿元村”的柏合街道长松村,其财富密码就包括了桃树苗的供应。“合作社每年向本地或外地供应约30万株晚湖景、白凤桃等桃品种的砧木苗、嫁接苗,满足大约两千亩果林更新、换种的需要。”长松水蜜桃专业生产合作社副理事长宋兵说,每年11月份到次年2月份是苗木需求旺季,每天都要运走一两万株。
作为第31届大运会开闭幕式主场馆所在地,龙泉驿的苗圃还用于本区的全域增绿、景观提升。目前已完成东安湖公园景观打造230万平方米,以及驿马河生态修复工程、东风渠绿道公园、新里珑园等的景观打造,涉及投资额超12亿元,进一步夯实城市绿芯生态本底。
量化林业资源价值 累增“金山银山”体量
林业产值除了苗木本身的保值增值,还产生了远高于直接经济收益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山山见绿”的生态环境满足了市民休闲游览观光的需要。“城市人越来越青睐于周末到山林、乡野间游玩。我们谋划以特色民宿产业带动全域森林康养和乡村旅游,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龙泉山森林公园和桃产业管委会有关人员介绍,片区现有民宿及各类新业态共计70家,山泉桃花故里和金龙长城景区等特色休闲旅游产业逐步壮大。

龙泉山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样板基地。
实际上,在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引领下,通过测算林木价值,能让人更直观、更清晰地认识到生态资源量化价值。
2021年龙泉驿区森林蓄积增长已达2.0744万立方米。其中,两年培育的中幼龄林处于高生长阶段,蕴含着较大的碳汇增长潜力。据了解,龙泉驿区正在探索建立林业碳汇交易点,通过测定森林可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经过严格审核认定后挂牌出售,供碳排放单位购买抵消其工业碳排放。
随着将青山绿林量化为货币价值后,龙泉驿的“绿色家底”将更为明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