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成都

成都金牛区:成渝“双城记”第一梯队的“幸福攻略”

四川日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5月初,成都市金牛区一季度GDP数据出炉——372.28亿元,位于高新区和龙泉驿区之后,处于成都市第3位,继续领跑五城区。

5月初,成都市金牛区一季度GDP数据出炉——372.28亿元,位于高新区和龙泉驿区之后,处于成都市第3位,继续领跑五城区。

2021年,金牛区以GDP总量1472.9亿元,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8个GDP过千亿元的区(市)中排名第7位,跻身“第一方阵”,坐稳“第一梯队”,入选全国幸福百强区。

成绩可圈可点,发展时不我待。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产业经济大区、要素资源大区、历史文化大区,金牛区提出:紧紧围绕“1520”总体发展思路,加快建设天府成都北城新中心,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更多力量。

□文弦

看发展,金牛变化大

5月7日,金牛区传出消息:截至4月底,全区新增市场主体27058户,同比增长8.9%,居成都第1位。

市场主体“用脚投票”,证明了金牛的吸引力。打通改革“最先一公里”,尝试“预服务”模式——这些逆向思维的新词,表现出金牛“先人一步”的服务理念;“金小二”“金帮办”“金(精)准办”等金字服务招牌,让“第一”有理可循。

2021年,金牛区GDP连续32年位居成都五城区之首,“中国百强区”排名较2020年上升3位,排名第45位。探究原因,金牛区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源于优良的营商环境、产业发展的强劲。

2021年,金牛轨道交通产业营收、电子商务交易额均突破千亿元。腾盾科技、康弘药业等15家链主企业,领衔了轨道交通、卫星互联网、无人机、创新药研发及生产、高端医疗器械智造全市5条重点产业链,若干产业政策激励相继出台,“天地人”产业标识愈发鲜明。金牛区作为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市采”商品已出口178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货值超过420亿元。

金牛在变,北城在变,“铁半城”在变。近年来,金牛区启动实施以“铁半城”为重点的城市更新改造,推进老工业企业调迁、传统市场转型、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功能品质得到优化提升,取得了一定成效。

3月17日,金牛区举行“耀舞金牛 城领蓉北”——天府成都北城新中心项目推介会,这也是一次在“1520”总体发展思路下,金牛对外首次推介机会清单——茶花创享高地、国宾交往中心、成都蓉北商圈、凤凰未来新城四大重点片区亮相,33宗、1946亩拟上市可开发经营性土地集中发布。航天三院33所、腾盾科创等6家名企与金牛区签约,总金额达200亿元。

产业升级,城市提质。金牛拥有幼儿园和学校267所、三甲医院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28个,公共服务供给相对充足。

比基础,金牛后劲足

4月22日,金牛区政府与电子科技大学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共建“未来产业科技园”,入驻新一代航电技术研究、毫米波技术与系统应用、新概念无人系统与空天信息技术研究等10个以上行业领先水平科研团队及校友会组织,助力金牛“天、地、人”都市工业发展。

打造“都市产业示范城区”,是“1520”总体发展思路五区建设中的“一区”,也是金牛破解主城区产业空心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发展以信息技术、新科技为先导的都市工业,金牛条件得天独厚——金牛是成都科研院所和商贸市场最为集中的区域。西南交大、中铁二院等校企在轨道交通设计、勘察、施工等领域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中电科10所、航天科工二院等院所在卫星互联网产业均具有链主优势。

此外,金牛区为发展都市工业,保留了超8平方公里的连片工业用地,并通过“腾笼换鸟”释放2100亩土地资源用于引进高能级项目,在五城区中现有工业用地最多。

川藏铁路轨道交通科技创新中心落户金牛,成渝中线高铁起止站选址金牛,成都站扩能改造预计2024年完成,届时将升级为出入川主干线高铁主枢纽——这3个交通建设的重大利好,将为金牛带来超5000万人次旅客年发送量,也将使“交通主枢纽+商贸主枢纽”的聚集度和显示度进一步提升。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金牛常住人口中劳动力人口近90万、占比超过七成。据测算,5年内全区人口将增加10万,多为高学历、有技术的年轻人。人口结构的优化将进一步牵引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布局。目前,金牛区拥有可开发利用土地近3万亩,在凤凰山机场搬迁后,预计可出让土地约5400亩,可以更好地为新增人口打造宜居新家园。

结合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三个做优做强”,金牛重新审视区情,信心十足,干劲十足。

启新程,金牛当先锋

今年1月15日,成都金牛区牵手德阳什邡市,共同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3月,中航智无人机总体研发生产项目签约落地,由成都金牛区研发、德阳什邡生产制造无人机,这也是在金什合作园区落地的第一个项目。

在航空航天板块,金牛还将依托航天科工二院、天奥电子等龙头,突出卫星通信互联网,引进国家航天应用产业集群化项目,助力成都打造国家级卫星通信应用示范城市。

区域发展,产业先行。本轮发展,金牛特别注重区域合作,聚焦轨道交通产业、卫星通信应用、设计及跨境商贸等产业,全力迈向千亿级都市产业集群。

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金牛提出加强与新都、新津、蒲江合作,实现各展所长、相互支撑。突出设计产业聚集功能,依托西南交大、四川美院、中国西部高定中心等专业机构,在工业设计、时尚消费等方面强化引领带动作用。

金牛区与成华区携手共建成渝第一枢纽商圈——蓉北商圈,以荷花池片区为重点,与春熙路商圈、交子公园商圈错位协同、联动发展,力争到2026年商贸交易总额突破1500亿元,助力成都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深入推进“市采”试点,金牛将积极争创自贸港协同改革先行区。加快布局德国、马来西亚等海外仓,引领更多“川渝造”打入全球市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助力成都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

唱好“双城记”、建强“都市圈”、提质“幸福城”,站位新的发展格局,金牛擘画出新的发展蓝图:成渝双城第一客厅,包括成渝第一枢纽商圈——蓉北商圈,以及依托金牛国宾馆、借力天府艺术公园打造“一带一路”对外交往中心。

建设一座“幸福城”,金牛大力加强社会保障。到2025年,金牛将新建(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5所,新增学位4.2万个以上。在医疗方面,每千人床位数突破11.5张。在居住条件方面,分批完成老旧院落提升改造354个、惠及居民4.7万户,构建一刻钟便民服务圈。人才方面,打造蓉漂人才公园,建成人才公寓4000套、面积25万平方米。

建设天府成都北城新中心,金牛奋蹄开锦绣。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