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成都

郫都区:围绕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目标 高质量建设“科创高地、锦绣郫都”

四川日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成都智算中心上线,是郫都区城市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建设什么样的示范区、怎样建设示范区”,刚刚过去的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擘画了未来五年成都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宏伟蓝图,创新、开放、绿色、宜居、共享、智慧、善治、安全……这些不断闪现的词语,再次为郫都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5月10日,以“人工智能赋能智慧蓉城建设”为主题的成都智算中心上线仪式在高新—郫都合作共建电子信息产业园举行,这意味着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式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总投资109亿元,包含“一中心、三平台”的成都智算中心,不仅能有力支撑华为自身研发体系、满足重点行业对算力和数据存储应用的需求,更为郫都区高质量建设“科创高地、锦绣郫都”增添一处浓墨重彩的注脚。

成都智算中心上线,是郫都区城市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建设什么样的示范区、怎样建设示范区”,刚刚过去的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擘画了未来五年成都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宏伟蓝图,创新、开放、绿色、宜居、共享、智慧、善治、安全……这些不断闪现的词语,再次为郫都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振奋人心、催人奋进。”郫都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郫都区将紧紧围绕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目标,努力在“三个做优做强”中找位置强担当、在“四大结构调整”中谋创新促转型、在“产业建圈强链”中育优势求突破、在“城乡融合发展”中走在前列起好示范,高质量建设“科创高地、锦绣郫都”。

□清风

创新驱动,打造成事兴业圆梦的活力之城

时间回到今年2月,中共成都市郫都区科创新城工作委员会、成都市郫都区科创新城管理委员会正式揭牌。一年成基、两年成形、三年成势,规划总面积约106平方公里的郫都区科创新城建设就此拉开帷幕。

它承载着郫都区的未来期许。早在2021年10月底,郫都区第十五次党代会就提出,未来五年,郫都区将紧紧围绕“科创高地、锦绣郫都”目标定位,锚定“一心两廊三片”总体布局,高质量推动转型发展,高水平创造美好生活。

它指明了郫都区的现实抉择。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要超过20%和15%。党代会出了题,郫都就要答好卷。

科创新城的“高水平”如何体现?在科创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看来,答案就是打造双创3.0版——在菁蓉湖片区规划建设一个高品质、专业化的创新孵化空间,集项目孵化、科技金融、公共技术平台等功能于一体,以专业化的科创服务促进产业集聚规模扩展、能级提升,实现双创基地向科创高地跃升。

因势赋能,借力打力,郫都区科创新城建设智慧在细节中可见一斑。前不久,郫都区与电子科技大学签订了推进信息产业发展的校友校地创新发展合作协议,依托电子科技大学人才、研发、校友等优势和郫都区资源优势,通过校地合作引培校友双创及产业化项目、校友科研成果转化、共建产业引导基金等方式,探索校友校企地协同创新模式。借智引才,这样的案例在科创新城建设史上还可以列一个很长的名单。

蓝图绘就,科创新城的未来已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郫都区明确,将依托国盾融合创新中心等创新资源,建成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33个;深化校地企合作机制建设,发挥高校特色优势学科作用,推动智能硬件等领域50余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为契机,布局科技馆等功能性基础设施和科创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66个。

建圈强链,打造工业支撑强劲的实力之城

今年3月,由王宝强执导的最新作品《八角笼中》在位于郫都区的成都影视城举行开机仪式。“《八角笼中》是成都影视城今年继《公诉精英》之后,接待和服务的又一部大制作。”成都影视城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将时间再拉长,会发现成都影视城已经成为国内大剧组、大制作在西部地区拍摄和制作的首选之地。

“档期不断”的成都影视城之所以受业内热捧,源于郫都区对四川省影视产业“一核多极”的主动承接。郫都区定位四川影视产业极核定位和成都世界文创名城重要承载地,大力发展超高清视频、科技幻想等细分领域,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影视产业集群,建设“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现代化影视新城。仅今年一季度,就开工成都影视硅谷超高清科技创新园和源昌郫都时尚消费之都暨西南总部项目两个重大项目。

重大产业布局主动承接,自身优势产业做大做强,郫都区认真落实制造强市战略,坚持“工业挑大梁、制造业扛大旗”,抢抓国家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机遇,聚力招大引强、培大育强,加快构建具有影响力、竞争力、显示度的现代产业体系。

增强“显示度”。作为“郫县豆瓣”发源地,郫都区传统优势川菜产业明确,到2022年培育3家细分产业“链主”企业,绿色食品产业产值达到80亿元,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0%以上;到2025年,基本形成高效协作的“生产企业+基础配套+公共平台”产业生态体系,初步建成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主体活力强、协同效应强的特色产业集群,绿色食品产业产值达到120亿元。

提升“竞争力”。在郫都区,全省第一个为氢能“量身定做”的东方氢能产业园已聚集氢能产业链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20余家,形成了制储运加、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整车等主要环节在内的较为完善的氢能产业链,搅动着一场深刻的能源革命。

可感可及,打造魅力宜居惠民的幸福之城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幸福。郫都区无论产业发展还是城市建设,都指向一个共同期许——创造宜居宜业美好生活。

优良天数达71天、优良率78.9%、同比增长10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一季度郫都区的空气指标。

地表水水质提升到Ⅱ类,地表水考核断面年度水质达标率排名成都第一,这是刚刚过去的2021年,郫都区的治水新成效。

……

“着眼人民可感可及,打造魅力宜居惠民的幸福之城。”在郫都区委主要负责人看来,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始终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开展高品质生活城市建设行动,让城市更有温度、更有质感、更有内涵。

在身边家园中可感可及。近年来,郫都区以绿道为纽带,串联“公园链”,联通“河湖网”:高标准建设菁蓉湖生态公园等成都市“百个公园”示范工程,建成城市公园、生态湿地、小游园和微绿地142个、绿道400余公里,城市绿地率达40.96%,城市道路绿地率达85.11%,绿色生态本底不断厚实,公园城市形态更加优美。

在施工蓝图中可感可及。今年,郫都区统筹实施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生活成本竞争力提升工程等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项目共87个,总投资347亿元。同时,梳理筛选出犀浦体育公园、清河小学改扩建等20个显示度高、进展良好的关键重点项目,涵盖全民健身、教育、生态环境、文化旅游、医疗卫生等8大领域,总投资270亿元,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