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救助2800只野生动物 成都这样编织“护野”网
川观新闻记者 雷倢
近日,备受关注的成都三男子猎杀东方白鹳案正式开庭审理。天府新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根据犯罪行为,对三名被告人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部分被告人宣告缓刑。宣判后,三名被告人当庭表示不上诉,接受法院判决。
引导市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发挥“群防群治”作用
今年1月,在天府新区新兴街道白沙湖附近,一只停在田埂上的优雅大鸟,被三个狩猎者盯上。几分钟后,这只大鸟遭射伤倒地,并被三人合力抓住,塞进了塑料编织袋。这一幕,恰好被一名观鸟摄影师抓拍下来。
三人狩猎的大鸟为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数量稀少,全球仅有几千只,因此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又被称为“鸟中大熊猫”。2023年,曾在东安湖发现7只东方白鹳的踪迹,这也是成都首次发现东方白鹳。
东方白鹳
谁能想到,摄影爱好者的一次抓拍,记录下一场正在进行的犯罪,成为这起“偷猎”行为的关键证据。
摄影爱好者在等待东方白鹳时意外拍到三人作案现场
记者从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了解到,在成都野生动物救护工作中,除了专业人士们的不懈努力,公众也充分发挥了“群防群治”的作用。
2021年至2023年期间,成都接公众反映救护受伤受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2800余只,其中2021年救护1082只、2022年救护908只、2023年救护816只。救护的动物包括草原雕、游隼等猛禽。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救助野生动物,为那些或受伤或迷路或落单的动物搭建‘庇护所’,帮助它们尽快康复,及早回归大自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成都通过多种传播手段宣传生态保护知识,引导公众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如今,观鸟活动和自然教育研学在成都广受欢迎,越来越多的公众加入到野生动物保护的行列中。
加强鸟类迁徙通道检测
成都多举措守护候鸟安全
近年来,成都的候鸟越来越多。除了因为人们对候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也因为成都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越冬候鸟的活动范围更广,更多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当中。
同时,随着公园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公众拥有了更多休憩的公园和绿地,鸟类也有了更为理想的栖息家园。
受助野生动物放归活动
数据显示,2016年成都鸟类为466种,2024年成都境内已累计观测记录到鸟类577种,增长23.83%,约占全国总数的38.34%,约占四川省总数的76.22%。2023年,秋冬季共记录水鸟78593只,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种。
候鸟频频造访成都,也与地理位置有较大关联。在全球9条主要候鸟迁飞通道中,4条经过我国境内,分别是西太平洋迁飞通道、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中亚-南亚迁飞通道、西亚-东非迁飞通道。成都刚好位于东亚-澳大利亚、中亚-南亚2条迁飞通道的交汇地带。
成都采用卫星跟踪技术为放归猛禽佩戴小型卫星跟踪器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加强对候鸟迁飞通道的保护,近年来,成都持续对鸟类迁徙通道和重要栖息地开展巡护监测,开启固定样线+社会组织+志愿者巡护监测新模式,全市设定鸟类固定监测样线16条和监测点位80个。在日常监测的基础上加密巡护频次,消除盲区,常态化开展“清网清套清夹”,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报告、处理违法违规的行为。
2023年,成都建立鸟类环志站,截至目前共环志野生鸟类77种948只,并持续开展长期、稳定的环志工作,加强候鸟资源动态监测。
同时,成都积极开展加强鸟类保护专项治理行动,坚决打击非法猎捕等破坏鸟类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持续加强对花鸟市场等重点场所的巡查监管工作。
图片提供: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