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成都

智能网联暨无人驾驶新技术新场景供需对接活动成功举办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2025年3月5日,由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成都市公安局、成都市交通运输局主办,成都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都市汽车行业协会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西部基地联合承办的“智能网联暨无人驾驶新技术新场景供需对接活动”在成都民营经济促进中心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的核心目标是推动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和网联化转型,加快新技术的验证、新产品推广以及新场景的应用。来自相关政府部门、区县代表、行业企业及媒体等30余家单位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由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朱和金主持。会议伊始,市经信局汽车产业处处长王兵介绍了成都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随后,希迪智驾、德赛西威、中通快递、国汽智端、中信科智联等企业代表分别分享了各自在智能网联和无人驾驶领域的成功案例与实践经验。

希迪智驾以无人矿卡为案例,解析矿区场景下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其推出的智慧矿山无人驾驶系统解决方案,已在多个矿山实现全场景无人化运营,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运输效率,实现了矿山作业的全场景无人化。希迪智驾通过技术创新和高效的交付流程,助力矿山行业智能化转型。

德赛西威分享了其在智驾进化中的实践与思考。其轻量级与高性能智驾解决方案双布局方案,满足OEM不同车型多样化的高阶智驾需求,依托跨域融合与中央计算技术,整合座舱、智驾及云端能力,并通过敏捷硬件开发与数据闭环工具链缩短产品周期。德赛西威强调安全设计、生态合作及灵活商业模式(如Turnkey、HW+BSW),助力车企打造高性价比、高可信度的智驾系统,推动技术从辅助驾驶向无人驾驶演进。

中通快递提出了“无人低速车+无人机”协同配送模式,为城市物流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目前,中通快递在新都地区已部署14辆无人车和2台无人机,覆盖多个街道和乡镇,显著提升了配送时效并降低了成本。无人机负责中长距离运输,无人车负责短距离接驳,两者结合优化了配送流程。未来,中通计划进一步扩展无人机和无人车的应用,通过智能调度和AI技术,实现更高效的物流配送,推动区域物流智能化发展。

国汽智端则从AI技术赋能角度,探讨智能网联创新场景应用。国汽智端深度参与成都未来科技城智能网联示范区建设,在车、路、云、网、图、安6个方面,搭建了车路协同、智慧出行、无人化服务三类应用,实现16个V2X场景。国汽智端聚焦车载智能终端、V2X协议栈自研及应急场景解决方案,强调国产化替代与标准制定,目标成为智能汽车领域核心Tier1供应商,加速车路协同规模化落地。

中信科智联聚焦“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应用,通过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提升车载终端装配率和建立城市级服务平台等措施,推进C-V2X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解决交通效率和安全问题。其实现CAEB解决城市路口事故(鬼探头/视野盲区)、隔车感知解决高速/快速路二次事故、交通信号灯上车、圆锥筒信息推送、公交车道共享、车辆编队自动驾驶等高价值场景,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应用。

在场景交流环节,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锦江区、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新都区、青白江区等区(市)县代表逐一发布本地场景需求,涵盖物流配送、智慧园区、公共交通等领域,企业代表结合自身技术优势,与政府及行业伙伴展开深度对接。

活动最后,朱和金副局长总结指出,成都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八个着力”部署要求,深入推进“立园满园”“进解优促”工作安排,高标准推进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引育一批智能座舱、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领域链主头部企业,鼓励各区(市)县在辖区内开放应用场景,鼓励先试先行,打造各类特色应用场景。

本次供需对接活动为政企协同、跨界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将加速拓展智能网联和无人驾驶应用场景,进一步推动成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生态构建与商业化进程。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