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量暴涨402.2%!成都交出亮眼“成绩单”

综合
关注“三中心一基地”,是国家赋予成都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其中就包含“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盛夏时节,成都的工业热度持续攀升,围绕目标不断发力,交出亮眼“成绩单”。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飙升402.2%;产业集群方面,目前成都已成功培育创建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区域协同方面,成德眉资聚焦低空经济同城化发展,签约重磅项目,不断深化产业对接与资源共享……
日前,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成都做优做强极核功能 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成都要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同时四川省也将对成都进行重点支持。记者梳理发现,对照四川省的具体政策支持和举措,成都已经在用实际成效快速响应。

▲沿成都兴隆湖一带,很多核能、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科创企业和研究院落户在此
发展新质生产力:抢抓国家重大机遇,新兴领域加快发展
又一家成都头部大型无人机企业,正式开启上市之路。7月2日,证监会网站显示,四川腾盾科创股份有限公司在四川证监会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这也折射出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成都低空经济新赛道开始腾飞,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在6月27日举行的“支持成都加快高质量发展有关政策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袁冰表示,四川省将重点从5个方面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其中第一点便是强化产业创新,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据介绍,四川将支持成都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加快发展,而这也是成都重点推进的产业方向。以人工智能为例,目前成都积极抢抓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重大机遇,全面落实全省“1号创新工程”、全市“立园满园”工作部署,加快构建“1(AI芯片)+3(算力、算法、数据)+1(场景)”产业体系。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有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1~6月,预计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700亿元。华鲲振宇、创意信息等5家企业进入全国人工智能百强,恒图科技、考拉悠然等4家企业入选2025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50系列榜单,此外成都还入选“2024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最佳实践TOP 10城市榜单”。
不仅有亮眼的数据,成都还不断加强人工智能产品的示范应用,实现新成效。模拟交警现场指挥交通、走进校园进行信息播报和趣味安全劝导、开展治安巡逻和教学互动、来到知名景点提供智慧文旅服务……6月16日,成都市首批智能机器人实景验证活动启动,各式“成都造”机器人产品走出实验室,在真实场景下接受检验,加速技术与产品的验证迭代。今年1~6月,成都开展人工智能相关供需对接活动10余场,发布场景需求超100个。

▲友城大会期间,外国嘉宾在新川创新科技园调研
强化区域协同:成德眉资打破地域壁垒,携手共建都市圈招商联盟
深化辐射带动,构建区域协同配套格局。6月18日,在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上,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首次共同发布“成都都市圈投资指南”,四市不仅携手共建都市圈招商联盟,还积极探索建立都市圈合作招商长效机制,为区域产业生态培育和开放合作注入新动能,共同推动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一,正是更大范围的区域协同。袁冰表示,四川省将支持成都发挥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协同其他市(州)建立区域产业布局及产业差异化发展协调机制,“成都都市圈投资指南”的出炉正与其相吻合。
6月19日,伴随着从空中传来的阵阵无人机轰鸣声,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的系列活动之一的低空经济产业应用场景对接会在彭州市“天空之眼·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举行,超100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加。

▲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现场
对接会聚焦成德眉资同城化低空经济发展,围绕“造出来、飞起来、用起来”这一核心目标展开,内容涵盖了专家解读、项目集中签约、产业推介、成果展示、新品发布等多项环节。成德眉资现场签约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类、产业化项目类、商业合作类项目14个,涵盖前沿应用场景、核心产业化布局、关键商业三大类。
区域协同共振、产业融合升级。基于这次签约,成德眉资四市将打破地域壁垒,深化产业对接与资源共享,为成都都市圈低空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也为成都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添砖加瓦”。
打造产业集群:力争三年内,7~10个赛道进入全国前三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形态,是产业、区域乃至国家提升竞争力和创新力的重要载体。袁冰表示,四川将支持成都立足国家所需、自身所能,承担更多的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任务。
如何更好落实这些任务?优势产业集群的打造正是关键一环。7月4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网站正式公布了《2025年度四川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35个集群入选,其中成都有8个上榜,显示出在产业集群打造方面的具体成效。而除了上榜省级名单,在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中,成都已成功培育创建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5月19日,华为在成都发布两款首次应用鸿蒙操作系统的商用电脑,标志着国产操作系统在商用电脑领域实现重要突破。知名企业纷纷看好成都,正是与城市产业集群密切相关。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成都以建圈强链为抓手,着眼“强链”加大项目招引,不断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截至目前,成都已成功引进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中核集团高端装备研发制造产业园、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及生产制造基地等先进制造业项目270个,补齐了部分产业链薄弱环节,提高了集群影响力和引领力。
而在着眼“建圈”促进四链融合方面,据介绍,目前成都已围绕重要集群招引链主企业130余家、创新平台820余个、产业基金20个,以及领军人才440余名,获评全国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
不满足于已有成绩,视线锚定更高目标。据介绍,接下来成都将进一步强化圈链协同、跨链协同,不断建设更多高能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围绕重点产业链、细分赛道竞进争先,成都力争三年内7~10个赛道进入全国前三,促进现有产业链之间的资源对接、供需匹配,推动产业链之间的横向支撑、协同联动,加快集链成群、集群发展。(来源:成都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