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成都

成都:打开数字文创的“下一波浪潮”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今年金秋,2025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季启动,一场汇聚全球目光的数字文创盛宴正式拉开序幕。

最近正在掀起新风潮。10月23日至25日,成都密集举办三场重磅活动——2025成都国际数字文创生态伙伴大会、2025成都华语科幻文学大赛成果发布会、“科学大讲堂·未来的种子”全民科普互动宣传活动。

这些活动犹如关键拼图,清晰勾勒出这座城市数字文创产业的蓬勃态势:以生态聚合构建全球引力场,以科技赋能激活内容创新力,以全民参与培育产业生长极,在千亿级产业基础上打开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局面。

从现有成果到创新萌芽,再到未来蓝图,一场关于数字文创产业未来的浪潮正在成都悄然发生。

关键词:浪潮

活动密集、IP云集,产业呈现井喷之势

“成都把创作者、领导者和技术力量聚集在一起,这本身就是孕育下一波伟大浪潮的基础。”这是好莱坞顶尖动画出品人、《星球大战》动画剧集出品人阿特尔·伊索姆对成都数字文创的评价,迎风而上,成都风已至势正好。

“浪潮”,是对成都数字文创发展现状最生动的形容——活动密度、产业规模、IP成果的集中爆发,这种爆发不是偶然的“单点闪光”,而是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共振的必然结果。

从活动维度看,三天三场盛会形成“高规格+广覆盖”的矩阵效应:10月23日的2025成都国际数字文创生态伙伴大会,汇聚340余位全球数字文创领军者,覆盖影视动漫、游戏电竞等六大赛道,现场签约重点项目,宣布五大世界级电竞赛事落户,让成都成为全球电竞赛事的“核心落点”之一;10月24日的2025成都华语科幻文学大赛成果发布会,发布全国科幻指数与城市产业报告,首发全国头部科幻主题游戏、动画、短剧项目,向未来发问,让想象力变为生产力;10月25日的“未来的种子”科普活动,实现“专业领域”与“大众市场”的无缝衔接。

从产业维度看,“浪潮”背后是千亿级产业底盘的支撑:2024年,成都市数字文创核心产业营收达3819亿元。2025年上半年,数字文创核心产业营收实现7.3%的同比增长,数字文创规上企业已近900家;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等载体,现已聚集企业60余家,可可豆动画、艾尔平方、墨境天合成都公司……“一杯咖啡的距离”串起的产业协作圈逐渐具象化;腾讯新文创总部、育碧成都等头部企业落地,带动中小生态企业入驻,形成“龙头引领 + 中小协同”的产业格局。

从IP维度看,“浪潮”体现为“成都造”IP的批量涌现:诞生于成都的游戏IP《王者荣耀》如今成为中国数字文创的代表之一;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四川成都诞生并走向世界;《万国觉醒》等出海IP形成“本土孵化+全球输出”的IP矩阵……IP数量与影响力持续攀升。

关键词:种子

创新种子萌芽,产业孕育无限可能

在数字文创产业蓬勃发展的表象之下,各种创新“种子”正在成都这片沃土中悄然萌芽。

这些“种子”,是技术创新催生的新工具、新场景,是数字文创与其他产业融合衍生的新赛道。它们虽处于“萌芽期”,却已展现出强大的生长潜力,孕育着产业未来的无限可能。

技术创新是“种子”的核心基因。

华语科幻文学大赛成果发布会见证了多项创新成果的首发,正是“种子”的典型代表:首个科幻AI一站式创意生成平台的发布,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与文创产业的深度融合,将大幅降低科幻创作的门槛;全国首个科幻IP数字资产联合授权库的发布,为科幻IP的系统化开发与价值挖掘提供了基础设施;“硅基时代”大型机器人综合消费体验中心进行路演,衍生出科幻产业的新可能。

产业融合是“种子”的生长路径。

成都数字文创已跳出“单一内容生产”的局限,向“文创+科技”“文创+旅游”“文创+教育”等领域延伸:在“文创+科技”领域,成都数字文创潮玩大街“未来科技·潮玩试验场”展区集结育碧成都工作室、书声科技、圣品时代等12家数字文创装备企业,以及全景相机、非遗糖画机器人等前沿科技体验场景,集展览、互动、体验、消费于一体;在“文创+旅游”领域,夜游锦江项目融入MR数字技术,乘船的游客只需要戴上智能穿戴设备,便能进入另一维度,通过“花重锦官城”“商都聚千年”“古蜀见今朝”“熊猫花灯”四大序章,解锁锦江新视角……

政策支持是“种子”的生长土壤。

成都市坚持以“立园满园”提能级、“强链补链”优生态、“进解优促”激活力,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发布《成都市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全力打造中国最适宜数字文创发展城市;今年5月,成都发布《成都市关于培育发展数字文创初创企业的若干政策》,成为全国首个精准聚焦数字文创初创企业培育的支持政策,提供“开办即享”创业扶持、“拎包入住”创业空间、“投贷联动”金融服务、“立投立补”研发激励、“政企联动”场景开放、“跟踪陪跑”项目孵化,为初创企业提供从空间到资金、从场景到人才的全链条扶持。

这些破土而出的创新“种子”,不仅为成都数字文创注入当下活力,更在政策沃土与产业阳光的滋养下,向着更广阔的“远方”扎根生长,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动能。

关键词:远方

全球协同、场景落地,产业升级启新篇

数字文创产业的“远方”,早已不是遥不可及的蓝图——成都数字文创正以真实可见的国际协作、项目落地与场景创新,将“远方”的轮廓清晰镌刻在产业发展的版图上。

国际协同生态加速成型,让成都走向全球舞台。

10月23日,来自瑞士、英国、韩国、日本、沙特阿拉伯、中国香港的权威机构共同成立“成都国际数字文创产业联盟”,标志着成都数字文创产业的国际化迈出实质性步伐。联盟将建立数字资产与IP共享机制,搭建数字文创出海平台,助力中国优秀IP走向世界,提升成都数字文创产业的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

不仅如此,成都已从“国际赛事承接者”成长为“文化输出策源地”。五大世界级电竞赛事将在10月—12月密集落户成都。以单场比赛收视率近亿人次的全球最顶尖电竞赛事“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为首,2025CFS世界总决赛、英特尔极限大师赛、DOTA2大满贯赛、快手王者之战VI暨CAPCOM PRO TOUR亚洲白金赛纷纷落地成都。

更深远的突破在于文化IP的全球协同:2025年9月东京电玩展上,“天府文创市集”携15家成都企业组建 “出海矩阵”,忆墨轩的《蜀山》游戏以川蜀山水意境征服日本玩家;语言桥公司与日本 SUGENA 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搭建起跨文化本地化协作平台。这种 “赛事引流 + IP 共创” 的模式,让成都在全球电竞城市影响力榜单中跻身前十。

技术深度渗透,让“概念”变为“生产力”。

2025年10月春熙路启幕的“乐潮锦江 AIGC 首发艺术展”,通过AIGC技术,将音乐与绘画、雕塑、时装等多元形态相融合,激活文化资源、创新消费体验;在产业端,海艺AI在东京电玩展首次带来“AI赋能游戏生产全流程”的展示,凭借在全球AI榜单中的领先优势,成为展会技术赋能板块的焦点,彰显成都数字文创的技术硬实力。

还有更多可期待的场景正在发生——在2025成都国际数字文创生态伙伴大会现场,29个重点项目在现场完成集中签约,总金额近百亿元,涵盖天府影韵小镇、熊猫星球西南文创中心等,涉及企业落地、平台共建、版权开发与国际合作等多个层面。未来,更多数字文创项目将从“产业板块”融入“城市日常肌理”。

秋日的成都,数字文创的热潮仍在延续。从当前蓬勃发展的产业浪潮,到悄然孕育的创新种子,再到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成都数字文创正在完成一次深刻的产业跃升。(来源:成都发布)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