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安居民用机场期待“起飞”

遂宁新闻网
关注满载遂宁人的家国飞行梦 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安居民用机场期待“起飞”
新年伊始,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作为成渝之心的遂宁,正迎来新一轮大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位于遂宁高新区的南坝机场迁建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挖掘机、混凝土浇灌机交替作响,推动这座在建的通用机场快速落成。
这里不是第一座遂宁机场,却满载着遂宁人的“飞行梦”,满载着遂宁对高质量发展的热切期盼,托举着遂宁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从“中部塌陷”到“中部崛起”的希望。
遂宁机场为国为民立下功劳
承载着几代人的“家国梦”
遂宁机场有着悠久历史,抗战时期为保家卫国立下了汗马功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与重庆直线距离不到100公里的遂宁,成为日军飞机轰炸地之一。据《遂宁县志》记录,1939年,遂宁驻军四川边防军司令、著名抗日爱国将领李家钰决定将原杨泗庙机场迁建于离城4公里的龙坪乡。在城关人口不足10万的情况下,征集发动民工达3万余人,夜以继日奋力修筑。短短5个月时间,占地面积144000㎡的遂宁南坝机场建成,成为当时全国有名的大机场之一。
建成后,为了保护遂宁和重庆,空军四大队进驻遂宁机场。34架战斗机多次起飞迎战拦截前来轰炸重庆的战斗机与轰炸机,成了日寇的空中“克星”。1941年12月底,“飞虎队”加入中国战场之后,美国援助的P-40战鹰战斗机、P-43枪骑兵战斗机、P-51野马战斗机等一批批先进战斗机进驻遂宁机场,第四大队重整旗鼓,中美空军携手合作,从遂宁机场频频起飞迎敌,夺取制空权,为抗战胜利贡献了遂宁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遂宁机场受到国家高度重视。随着战火硝烟散去,遂宁机场的角色也完成了从军用到民用的变化。1956年成立第十四航空学校时,经国防部批准,遂宁机场划归学校使用。之后,遂宁机场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的飞行管理和技术人才,包括中国民用航空局原局长杨元元、副局长边少斌。
2013年3月,经中国民航局批准,在遂宁航站基础上正式组建遂宁分院,机场由单纯转场训练升级为独立承担飞行培训任务,展现出旺盛生命力,2013年至2018年,六年时间里年起降架次增长319%。2019年,遂宁南坝机场实现了4.6万小时的飞行训练,输出能力在短短几年内呈现爆发式增长。遂宁机场从仅靠转场运作的保障性机场摇身变成拥有10条航线的独立运作机场,成为中飞院在川内的训练枢纽机场。
遂宁南坝机场迁建项目加快推进
飞机跑道轮廓已清晰可见
进入本世纪以来,遂宁南坝机场越来越现代,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随着遂宁城市扩容,对机场渐成包围之势,机场净空运行环境严峻。”中飞院遂宁分院院长马建新介绍,无论对机场管理方还是政府部门来说,如何寻找机场与城市共赢,双方都达成了高度共识,机场搬迁被摆上重要日程。
2007年11月28日,中飞院与遂宁市签订市校合作协议,拉开了遂宁南坝机场迁建的帷幕。从2008年2月开始选址,2009年11月场址定于遂宁市安居区会龙镇。2012年6月,经过国务院、中央军委函正式批复立项。之后,开展了机场总规编撰、可行性研究报告等一系列报批工作,到2017年,新机场设计初成。
新机场按4C级民用机场设计,跑道长度2200米,配备一条与跑道等长的平行滑行道,5条垂直联络道,I类精密进近跑道设置灯光系统,满足中飞院初教机、中教机和高教机的训练需求,预计承担的飞行训练业务年起降架次将达到 20 万架次,做好由原有的训练机场改为训运结合机场的准备。迁建完成后的新机场,将积极适应新变化与新要求,承担年6万小时飞行训练量。
“有了新机场,意味着中飞院遂宁分院发展将再上一个新台阶。”在马建新看来,新机场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城市发展和现有机场增量的兼容问题,更是给遂宁分院提供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实现机场发展与城市发展共赢,并将贡献出更多优秀飞行英才。
新机场主体工程从2018年1月开始施工,按计划2020年底交付验收。目前,飞机跑道轮廓已经清晰可见,教学院区工程临时设施建设已完成,正式开始基础施工,食堂、公安用房基础开挖已完成并验收通过。
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遂宁呼唤“民用机场”
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随着遂宁新一轮发展大机遇的到来,遂宁人对民用机场落地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2019年,公司大约有近亿元电子产品是通过成都和重庆的航空货运走出去的,如果未来遂宁有自己的民用机场,将大大降低我们的成本。”英创力电子副总经理艾克华说。
在市发改委主任夏海荣看来,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遂宁越来越迫切地需要建设民用机场。加快推进安居民用机场建设,是遂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不可或缺的项目。遂宁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唐紫薇则从文化旅游的角度表示,现在省外客人来遂宁,常常需要搭乘成都、重庆的航班,而如果民用机场在遂宁落地,境外游客和省外游客将直达遂宁,便捷的交通将为遂宁打造巴蜀特色的康养旅游度假城市再“加码”。
社会各界热切的期盼、相关部门不懈的努力,也得到了国家民航总局的回应。2018年11月20日,中国民用航空局以民航发〔2018〕118号文件,关于印发《加强民航重大项目储备,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实施方案(机场项目)》的通知,同意开展安居民用机场前期工作。
2019年1月初,国家民航局出台《民用运输机场建设“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方案》,将遂宁安居民用机场列入“十三五”中期调整修编规划。2019年11月,国家民航局正式批复了遂宁安居机场场址, 同意遂宁安居接官厅拟选场址为运输机场场址,项目取得重大实质性进展。
随着遂宁安居民用机场进入预可研阶段,遂宁人离飞行梦又近了一步。在这片起飞过无数架抗日战机和几十万次教练飞机的红土地上,将有一架架货运飞机、一架架载客飞机从这里起航,为新时代遂宁人的“飞行梦”强力续航,为遂宁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提供强大动力! (全媒体记者 蔡志凌)
遂宁机场大事记
●遂宁机场最早始建于民国22年(1933)11月,场址在城市近郊涪江河坝的杨泗庙,中航公司的飞机在此数次起降,后因涪江水害被淹废弃,1939年迁建于离城4公里多的龙坪乡,即南坝机场的位置。
●1956年成立第十四航空学校时,经国防部批准,遂宁机场划归学校使用。1957年4月至1980年10月,以遂宁南坝机场为基地,先后驻扎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航空学校训练一团、三团及二团。
●1980年10月,十四航校正式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专科学校,并在遂宁南坝机场成立二分校(在民航业内被称为“老二团”),1987年12月更名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二分院。
●1992年7月,遂宁二分院主体搬迁广汉,遂宁南坝机场的使用主体改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遂宁航空站。
●2012年6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遂宁南坝机场迁建项目立项。
●2013年3月,经民航局批准,遂宁分院正式成立。为建设民航强国培训更多优秀飞行员。
●2014年1月,遂宁南坝机场迁建工程试验段开工建设,2018年1月主体工程开工,按计划2020年底交付验收。
●2018年11月底,国家民航局出台《加强民航重大项目储备,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实施方案(机场项目)》,同意开展安居民用机场前期工作。
●2019年1月初,国家民航局出台《民用运输机场建设“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方案》,将遂宁安居运输机场列入“十三五”中期调整修编规划。
●2019年11月,国家民航局正式批复了遂宁安居机场场址,同意遂宁安居接官厅拟选场址为运输机场场址,项目取得重大实质性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