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

坐上动车去拉萨:史上“最难建铁路”川藏铁路的前世今生

四川在线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9月30日,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川藏铁路“最难段”的获批,意味着几代人的梦想即将成为现实。

四川在线记者 王眉灵

9月30日,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川藏铁路“最难段”的获批,意味着几代人的梦想即将成为现实。

1950年西藏和平解放时,“一步跨千年”,连一条现代公路都没有。为打通西藏对外联系,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历经千辛万苦建成,其时,中央就有了“把铁路修到拉萨”的想法。

成都是距西藏最近的大都市。自1951年开始,按原铁道部安排,位于四川的中铁二院就开始勘察,着手川藏铁路前期准备;

上世纪90年代,川藏铁路开始选线;

21世纪初,川藏铁路勘测设计加快;

2014年,随着成雅段、拉林段相继开工,川藏铁路全面开建。

至此,半个多世纪来,中铁二院前后已有3代工程技术人员投入川藏铁路建设。

关于进藏铁路,专家提出多个通道。

从距离来看,成都到西藏最近,但川藏铁路准备多年,迟迟未动,青藏铁路却在2006年就建成。究其原因,川藏铁路实在太难了——从成都向西行到达拉萨,沿途经过世界上地形最难、最复杂的五大地形区,穿越了我国最长、最宽、最典型的以三江并流为代表的横断山区。2019年5月,记者曾自驾国道318线,沿途铁路部门人员正在进行川藏铁路勘测。线路所经路段,有的地温高达80多摄氏度,有的埋深近2000米、需用多种手段对山体深处进行探测,有的海拔高、含氧量只有平原50%,常年严寒飘雪……

但对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从未停息。四川交投集团雅康高速公司董事长黄兵记得,在建设雅康高速期间,院士郑皆连等曾多次到现场考察,力求通过公路建设为铁路建设寻求经验和教训。

2016年,川藏铁路首次大型学术活动在成都举办,10多位院士、专家汇聚一堂。此时,青藏铁路货运量已达饱和状态,由于单线运行还时常“堵车”。进藏铁路对沿线经济的拉动,让川藏铁路全线开建的迫切性,愈加凸显。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永福说,10年前我们只能修青藏铁路,但现在,中国的铁路建设水平、技术以及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有能力来修建安全、高效的川藏铁路。

建川藏铁路,线路走向极为重要。中铁二院几十年来持续勘察研究,基本探明建设廊道的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特征,以及重大地质灾害分布情况,以“减灾选线”为理念,同步开展多次研究,以确定线路走向。期间,线路走向多次调整,正线长度从1800公里左右调整到1500余公里,概算投资从2000多亿元增至超过3000亿元。

线路选择还有个小插曲。出于难度考虑,很长一段时间,川藏铁路都是按单线、最高时速160公里规划设计,和青藏铁路一样。近年来,中国高铁发展迅猛,“让西藏人民也能坐上动车”成为共识。2016年版本的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设计方案中,已经更改为铁路双线、最高时速200公里。从国家发改委对雅林段可研报告的批复来看,“铁路双线、最高时速200公里”保留了下来。

记者了解到,从线路勘测、铁路建设、后期运营等,我国已形成了整链条的研发、生产和装备力量,直径超10米的IBM(隧道掘进机)正在研制中,将用于川藏铁路长隧建设,适宜于运营的动车也在研发中。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