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

仁寿有农田福寿螺大量繁殖影响生态 官方:已开展灭螺行动

四川在线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仁寿县杜家社区3组福寿螺繁殖严重,田里密密麻麻全是螺,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已达到农民无法控制的情况。”

潘建勇 四川在线记者 樊邦平

“仁寿县杜家社区3组福寿螺繁殖严重,田里密密麻麻全是螺,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已达到农民无法控制的情况。”

近日,有网友通过四川日报全媒体问政四川平台和民情热线(028-86968696)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组织相关专家研判,评估当地福寿螺的大量繁殖是否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网友所反映的问题是否属实,具体情况如何?四川日报全媒体民情记者前往当地进行了调查。

网友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5月10日,仁寿县普宁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调查,福寿螺在该组发生面积约15亩,对水稻产量有一定影响

核实情况后,街道办和社区一方面立即组织群众对螺情严重发生的田块选用60%杀螺胺乙醇胺盐喷雾灭螺,现已药物喷洒完成;另一面引导有条件的稻田通过养鸭来灭螺,同时还落实了专人负责,随时关注灭螺和螺情发展。

当日,记者走访了杜家社区多个农田看到,经过紧急处置后,大部分农田里的福寿螺已不见踪影;有部分农田,能看到存在已死掉的福寿螺

杜家社区3组居民刘庸清告诉记者,福寿螺在当地是今年才大面积爆发的,此前只有零星的出现

刘庸清家有3亩多稻田,其中有2亩稻田便发现有较多福寿螺,在农技专家指导下,目前已经喷洒了杀螺药剂。

今年冬水田蓄水比较早,3月份就蓄满了,再加上今年气候比较温暖,给福寿螺提供了较好的繁殖环境,所以今年的螺丝就突然出现了。”普宁街道办农业服务中心干部帅波告诉记者,福寿螺主要集中在3组刘庸清及周边的田块。

为什么杜家社区的福寿螺在这片区域最为集中?社区党支部书记姚建告诉记者,这片区域福寿螺集中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临近灌溉水渠——龙渠

“龙渠是我们这里的一条主要灌溉水渠,上游有几十公里长。”帅波分析,福寿螺的卵子很有可能是跟着渠水而来的,而刘庸清家的田块与周边村民的田块紧邻渠口,这片区域也比较集中连片,蓄水较多,因而跟着渠水而来的福寿螺卵子,大部份就这里集中了起来,所以这里最后爆发的情况就比较严重。

“我们调查了解,前几年,福寿螺在仁寿周边的餐饮市场上曾有出现,当时外地有人专门养殖,可能也有仁寿的农民做过养殖,后来虽然没有养了,但螺丝有可能便零星地分布在了周边的农田中,杜家社区的福寿螺很有可能是螺卵跟着水流而来的。”帅波认为。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查到它们的来源,但要感谢群众及时发现并提供了线索。”普宁街道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街道将联合农业、水利等部门,积极开展福寿螺防治宣传,并加大对农田的巡查力度,尽量做到防范于未然。

新闻多一点:

什么是福寿螺?

福寿螺原产中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巨型田螺”之称,是名副其实的水稻杀手,极易破坏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同时,福寿螺繁殖力极强,已成为世界性的外来入侵生物,已被生态环境部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

•福寿螺不能吃!曾有因误食导致休克中毒事件发生

有些“吃货”网友会问,福寿螺是田螺吗?能吃吗?

答案是,不能!

生吃或食用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螺肉,极易引起食源性广州管圆线虫病,感染此病,线虫幼虫会入侵人脑,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细胞增多性脑膜炎,症状有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早在2006年,“蜀国演义福寿螺中毒事件”就备受关注。医院报告的“因在北京蜀国演义就餐食用福寿螺后患上‘广州管圆线虫病’”病例,就高达160例。(据央视新闻客户端)

•如何辨别福寿螺与普通的可食用田螺?

有个小技巧:

田螺(左)与福寿螺(右)

田螺尾部尖尖,福寿螺尾部扁扁;

田螺开口较小,福寿螺开口较大。(文图均据央视新闻客户端)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