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

5月份四川CPI总体平稳 PPI降幅收窄

四川在线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6月13日,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四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上月的下降转为持平;环比由上月的上涨转为持平。总体来看,四川消费市场运行平稳。

四川在线记者  史晓露

6月13日,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四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上月的下降转为持平;环比由上月的上涨转为持平。总体来看,四川消费市场运行平稳。

猪肉价格回升  部分水果价格“腰斩”

数据显示,食品价格中,除鲜菜、猪肉同比上涨外,水产品、畜肉类、鲜果、蛋类的价格同比均有所下降,同比分别下降0.4%、0.5%、2.3%、5.4%。

从环比来看,食品中,鲜果、鲜菜、蛋类、水产品、畜肉类价格普遍上涨,环比分别上涨4.5%、2.1%、1.2%、0.4%、0.1%。

值得关注的是,5月以来,四川猪肉价格回升,同比上涨7.1%、环比上涨1.7%。

根据市场调查,猪价上涨主要与生猪市场供需关系变化有关。近期能繁母猪存栏量有所下降,生猪产能有所压缩,一些养殖户压栏惜售,也造成近期生猪供应偏紧、价格走高。不过,业内人士分析,夏季是猪肉消费淡季,预计后期猪肉价格连续上涨的态势会有所减弱。

近期水果价格也备受关注。不少消费者发现,今年立夏后,榴莲、荔枝、樱桃、蓝莓等接连降价。以荔枝为例,今年5月底国产荔枝价格已降至每斤10元左右,相比4月上市初期,价格跌去6成以上。此外,曾有“贵族水果”之称的蓝莓也变得亲民,街头蓝莓价格卖到10元3盒,单价不到往年的两成。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今年部分水果价格“跳水”,与国内种植面积扩大、主产区产量上涨、水果进口量增加等因素有关。例如荔枝,业内预计,今年四川荔枝产量有望突破6万吨,是去年两倍。再看榴莲,除了海南三亚等本土榴莲产量逐年增多外,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深入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生效,口岸通关能力和通关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东南亚国家的榴莲进入国内市场更加高效便捷,多种因素导致近期榴莲价格走低。

不过,从统计数据来看,5月鲜果价格环比上涨4.5%。为何跟部分水果的价格趋势不同?

“上述几种水果尚未进入调查目录,因此在目前的统计数据中还反映不出来。”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消费价格调查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抽选规格品时,主要按照大众化和地区特色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抽选,比如会抽选苹果、梨、香蕉、西瓜、葡萄、芒果等品种。此外,抽选品种对销售时间也有要求,一般上市时间较短的品种也不在调查目录中,比如樱桃、荔枝。

上述负责人表示,四川5月鲜果价格环比上涨,主要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进入夏季,消费者对西瓜等水果需求量逐渐增加,此外,气温上升后,一些娇贵的水果损耗较大,需要通过冷链运输,运输成本上涨。

非食品价格方面,受小长假后出行热度季节性减退影响,5月,四川交通通信价格同比下降0.9%、环比下降1.0%。此外,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教育文化娱乐价格、医疗保健价格、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衣着价格均同比上涨,说明当前居民消费需求恢复的态势持续巩固。

PPI同比环比降幅收窄,大规模设备更新促进工业经济升温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方面,5月份,四川PPI同比下降1.2%,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4%,环比下降0.2%。

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生产价格调查处表示,5月份,受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及国内工业品市场供需关系改善等因素影响,四川煤炭、钢材、水泥等价格降幅收窄,有色金属价格上涨。

具体来看,5月份,国际市场以铜和黄金为代表的有色金属价格上涨明显。从行业来看,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影响四川PPI环比总水平上涨0.02个百分点,同比总水平上涨0.01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影响四川PPI环比总水平上涨0.06个百分点,同比总水平上涨0.04个百分点。

不过,5月份,国际油价下行带动四川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业价格环比下降1.3%。总的来看,由于四川不是原油产出大省,也不是铜等有色金属矿产大省,以上两项对四川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影响低于部分资源型省份。

此外,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逐步落地见效,也对工业经济利好。从行业看,钢材市场预期向好,全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上涨0.8%,四川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降幅明显收窄,5月份价格环比下降1.0%,比4月份收窄0.8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生产价格调查处表示,也要看到设备更新是一个过程,释放的需求会逐步显现,设备更新也会在一段时间内造成生产停滞、人员停歇、资金停流等现象,从中期看,大规模设备更新对拉动工业需求,促进工业经济升温是一个利好政策。

展望后期,随着国内工业品市场供需关系改善,高基数效应消退,政府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下游消费有望逐步恢复。不过,基建地产低迷,部分工业品需求不足问题将长期存在,综合来看,预计二季度PPI降幅将进一步收窄。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