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

天府记市丨质量强省如何建?四川这样发力

四川在线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求加快建设质量强国。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质量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任务来抓,加快建设质量强省,扎实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工作,不断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取得许多实质性进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求加快建设质量强国。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质量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任务来抓,加快建设质量强省,扎实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工作,不断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取得许多实质性进展。

川观新闻记者 刘佳 杜杰

9月1日,宜宾,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一个个重大项目签约落地,见证我省动力电池行业“从有到好”迈向“高标准”的发展历程;

9月10日,成都,全省科技大会上,一项项载满荣誉的成果,展示了科技赋能质量提升的清晰路径……

从产品到产业、从工程到服务,各领域高质量发展背后,都离不开质量这个“关键变量”。近年来,四川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扎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质量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质量工作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质量专家对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进行质量诊断帮扶。图片由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提供。

重要抓手

制度保障质量强省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四川将质量强省建设作为落实“首要任务”的重要抓手,强化政策法制保障,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7月,省政府办公厅发布通报,泸州市、宜宾市,成都市温江区、双流区,遂宁射洪市等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工作成效明显的区域,将得到“在质量工作改革创新、质量基础设施布局建设、质量品牌培育、质量提升行动重点帮扶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的省级督查激励。

实施督查激励,是建设质量强省的重要举措之一。我省将质量工作作为考核市(州)政府和省直部门绩效的重要指标,并纳入市(州)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形成全域全面抓质量工作的良好态势。

同时,我省先后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和地方性法规,以法治为基石的质量治理体系不断健全。我省还不断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机制,调整充实质量强省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促进产业、金融、科技等政策与质量政策有效协同,形成质量强省建设工作合力。

重要载体

着力质量提升,助力产业建圈强链

实施优质白酒产业引领、电子信息产业聚焦、装备制造产业振兴“三大行动”——泸州市江阳区在开展质量强链工作中,着力提升产业规模、服务效能和产品质量,不断增强发展动能。

作为一个重要载体,我省充分发挥质量提升在产业建圈强链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链质量提升,实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等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实施氢燃料电池及氢储运装备、中小型燃机等25个重点产业链质量提升标志性项目,绘制产业链质量图谱,形成质量攻关清单,着力解决产业链质量共性问题。

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我省创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省建设,实施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质量监测升级等五大工程,推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三品一标”提升行动,累计培育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2480个。

加快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我省参与制修订服务业国家标准105项、发布省级地方标准174项;分级建立服务质量管理认证和监测评价制度;打造“十大”文旅品牌,评选命名天府旅游名县47个,培育名菜、名厨、名店“天府三名”餐饮品牌。

全面提升建设工程品质,我省编制实施住建工程地方标准296项,开展工程质量检查巡查,系统治理渗漏、开裂、隔音差等工程质量多发问题;创新交通运输行业产品质量监督“双重盲样”抽检,钢筋、水泥等核心主材合格率一直保持在100%;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推动落实质量责任、加强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等重点任务。

重要支撑

抓好基础设施升级,推动产业发展

日前,经市场监管总局专家现场检查和综合评审,位于德阳的国家发电设备机械零部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四川)通过验收并正式运行。

抓好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工作,我省围绕产业链建强技术支撑链,瞄准六大优势产业和人工智能、绿氢、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积极争取国家质检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在川布局,建成西部唯一的现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全国首家白酒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获批筹建国家锂电材料及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碳计量核查,建成中国首个碳足迹数据库;主导制定四川泡菜、川芎等国际标准42项;拥有国家计量基准36项、数量居全国第二,国家质检中心35个、数量居西部第一,通过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实验室534家、数量居中西部第一。

聚焦产品链做强质量创新链,我省实施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先进装备、生物制造、清洁能源、先进材料等6个重大科技专项,加强质量基础重点领域技术创新支持;提高新型显示、晶硅光伏等材料质量稳定性、一致性、适用性,解决集成电路、航空与燃机等专用零部件(元器件)质量可靠性等问题短板。

此外,我省还积极推广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线上平台“川质通”开通18大类服务板块,同步建设66个线下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质量服务85万余家次,降低成本近2亿元。

关键一招

打通“最后一公里”,质量治理向基层延伸

近日,“质量月”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开展。9月2日至6日,来自中央、省市的媒体记者,走进成都、德阳、宜宾、泸州等地的企业和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各地实施质量强基工程,推动质量工作“末端见效”的各项举措,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推动质量工作深入企业和班组,是打通质量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一环。我省通过标杆引领带动,培育质量强省建设领军企业10家,认定“省级工业质量标杆”企业87家,建立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推广基地5个。同时,通过开展质量管理小组、质量信得过班组等群众性质量活动,以及“万人进万企”“企业质量状况调查”等活动,走访经营主体25.5万户,开展政策解读培训3.8万余场。

我省还畅通质量投诉举报渠道,开展消费者和经营主体对质量工作满意度评价,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质量工作满意度。其中,“质量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你点我检”等特色活动,营造了崇尚质量、追求卓越的浓厚氛围。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