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的“小孩哥”火了!六年级学生为啥能成“禁毒小英雄”?

四川在线
关注四川在线记者 行晓艺 庞琪 自贡观察 罗伟
“因为这个事我俩火了,同学们都喊我们‘禁毒小英雄’!”4月16日,四川在线记者在自贡市富顺县板桥镇见到小张(化名)和小王(化名),他俩高兴地告诉记者。
小张和小王是富顺县板桥镇富和九年制学校六年级的学生。近日,因为在上学途中辨认出野生罂粟主动报警,两名“小孩哥”迅速引发网友点赞。

“小孩哥”上学途中发现罂粟。

网友纷纷“点赞”
“小孩哥”是怎么帮助警察“铲毒”的?
“我们在田地旁看到一株花朵为紫红色的植株,第一反应就是在学校禁毒宣传课上见过,感觉像是罂粟,就起了疑心。”小张说,但因为罂粟和虞美人相似,两人也不敢肯定。
晚上回去后,小王找出了学校发的禁毒知识手册,和手册中罂粟的图片进行对比。“核对后,我发现这株紫红色花的特征与手册上描述的罂粟一样,花苞是卵状,茎上光滑无毛,也比一般的花要粗壮。”小王说。
于是,在第二天上学的路上,两人果断报了警。
富顺县板桥派出所副所长张彭告诉记者,当天早上7点多就接到110报警中心的电话,称有两个小孩说发现毒品原植物,派出所民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经确认,该植株确实为野生罂粟。民警随即将其全部铲除、直接销毁,还排查了周边有无其他植株。“两个小孩为了确保罂粟植株不被转移,一直在现场等候,上学都迟到了。我们赶紧把他们护送到学校,给老师说明了情况。”张彭说。
“孩子的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很强,也给大家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当前气温逐渐回暖,正是罂粟生长旺盛的季节,大家如果发现野生罂粟或非法种植罂粟的,应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富顺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李蓝(化名)说,孩子能够迅速认出毒品,和学校扎实的科普教育分不开。

板桥派出所民警将两名学生送到学校。
富顺县板桥镇富和九年制学校六年级1班班主任李秀兰介绍,学校利用每周三的班会,对学生进行禁毒、消防等相关的法治教育,以图片、手册、讲座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相关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学校建有禁毒微基地,配备法治副校长、辖区民警等,定期开展法治禁毒宣讲。
目前,富顺全县已建成79所中小学禁毒微基地和1所县级禁毒教育基地,通过VR体验、仿真毒品展示、互动问答等形式,让学生直观了解毒品危害。
“我们一直在推动禁毒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自贡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黄如贝表示,自贡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每学年至少会有4课时的毒品预防教育专题课程,老师向学生传授毒品的基本知识、危害和防范方法。邀请禁毒民警、法治副校长、校外禁毒辅导员走进学校,全市已开展禁毒教育法治课400余场;各学校组织中小学生到禁毒教育基地参观累计达20万人次,法治教育联动不断深化。
记者了解到,李秀兰提到的禁毒教育微基地,在自贡全市已覆盖241所学校,占学校总数的90%以上,为学校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平台和载体。
(图片由富顺县公安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