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钟雅韵中感受城市魅力 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在成都开幕

综合
关注金秋十月,音乐盛宴如约而至。10月19日晚,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开幕音乐会在成都城市音乐厅盛大奏响,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由此拉开帷幕。
这是该奖项自第十二届起,连续第四次与成都携手,为这座“国际音乐之都”注入新的艺术活力。成都正以专业的场馆设施、暖心的城市服务与浓厚的人文氛围,迎接全国各地音乐人的到来。广大市民、游客及音乐爱好者可共赴这场音乐之约,在金钟雅韵中感受成都的独特魅力,共同见证“时代金钟”与“国际音乐之都”的又一次精彩碰撞。

阵容强大
带来国家级音乐盛典
由四川音乐学院青年合唱团与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星空合唱团共同演绎的交响合唱《今朝》率先出场,将新时代的盛世图景娓娓道来。随后,第十一届金钟奖古筝比赛获奖者程皓如带来古筝协奏曲《如是》,尽显演奏的刚柔并济与情感张力。钢琴家谭小棠带来钢琴协奏曲《黄河协奏曲》第二、三乐章,勾勒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浑气象。成都童声合唱团演唱的《玉盘》,既传递出孩童的天真烂漫,又彰显了中华民族跨越千年的宇宙探索情怀。
接下来,女高音歌唱家王庆爽与男高音歌唱家刘和刚携手演绎《我的祖国》,用歌声勾勒出对家乡的眷恋与对祖国的深情挚爱。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与女高音歌唱家郭森联袂呈现了《我爱你,中国》及歌剧《拉美莫尔的露琪亚》选段《我的叹息将随风飘去》,以大气旋律承载家国深情。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演唱了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选段《快给大忙人让路》,以轻快灵动的旋律以及俏皮的处理让经典歌剧选段充满生活气息。
音乐会尾声,四川音乐学院青年合唱团、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星空合唱团、成都童声合唱团共同带来交响合唱《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激昂的旋律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歌声中满含对祖国的深情礼赞与对未来的无限期许。

系列活动80余场
覆盖“听、看、参与”全维度体验
中国音乐金钟奖是全国唯一常设的音乐综合性大奖。本届盛会在传承中创新,在奖项设置上进行了升级,恢复设立作品奖(含管弦乐、民族管弦乐两项),新增表演奖,总奖数由20个增至40个,成为中国文联12个常设全国性文艺奖项中首个增项增量的奖项,更全面地覆盖音乐创作与表演领域。
同时,活动规模扩容,除主体赛事外,同步开展音乐产业博览会、国际音乐之都座谈会、“跟着金钟游成都”文旅消费活动等“5+8”系列活动共80余场,预计吸引1500余名音乐界人士会聚成都,2.9万名观众走进专业场馆,超20万名市民与游客参与线下活动,覆盖“听、看、参与”全维度体验,将为成都文商旅发展注入深厚音乐动能,更通过“奖城融合”的实践,持续充实“国际音乐之都”的文化内涵,助推成都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向全国乃至世界传递中国音乐的魅力。

“音乐+文旅”特色路线
成为城市新地标
作为连续四届金钟奖承办城市,成都始终以“以赛促旅、文旅共生”为核心思路,将国家级音乐赛事与城市文旅资源深度耦合,形成可复制的“音乐+文旅”融合经验。
依托金钟奖品牌效应,成都已成功打造音乐主题旅游线路、文创消费场景与惠民演出体系;成都音乐坊串联黑胶广场、音乐大道打造的“音乐+文旅”特色路线,更成为城市文旅新地标。
同时,成都坚实的文旅硬件为盛会提供支撑——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08个专业演艺场馆,每百万人拥有量达5.8个;2025年1至9月,全市开展营业性演出2.3万余场,大型演唱会音乐节92场,票房收入超16亿元,带动综合消费73亿元;接待游客2.4亿人次,旅游总花费3266.4亿元。
对市民而言,金钟奖带来的文化红利触手可及。连续四届赛事期间,“金钟之星”惠民演出、音乐大师讲堂等千余场公益活动走进社区与校园,第十四届更有20余场街头互动演出辐射30万人次,让高雅艺术融入日常生活;本土原创音乐也借势崛起,交响乐《金面》、歌曲《玉盘》等“成都造”作品不仅登上金钟奖舞台,更入选全国优秀作品、登陆央视春晚,激发本土创作活力。
2024年,成都与中国音协签约承办第十五至十七届金钟奖,标志着这份“奖城情谊”进入新阶段。(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