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发展论坛在蓉开启

综合
关注12月29日,由四川大学、中共成都市武侯区委、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四届“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发展论坛暨“一校四院”科研成果发布会在武侯区举办。论坛围绕“融合创新•共建未来”主题,邀请医疗健康领域知名专家、行业龙头企业家、产业投资人、成都市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圈五个产业功能区等多方资源,推动“校地企资”合作,助力打造“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大健康产业集群。

论坛以“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在天府中药城、眉山经开区新区设立省内分会场,在海南、南京、上海、贵阳设立省外分会场,并通过产业推介、主题演讲、科研成果发布、“一校四院”项目路演等环节,搭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企业投资合作精准对接平台,释放出大量大健康产业机遇。
依托“一校四院”
推动成都医药健康产业“建圈强链”
武侯区是四川省民营经济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市)县之一,营商环境优良,连续多年获评“中国最佳国际营商环境城区”称号,已有122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区内华西医美健康城(成都市布局的58个产业功能区之一)依托“一校四院”创新资源,重点发展高端医疗医美、创新健康服务、大健康金融等领域,着力打造健康集聚高地、中国“医美之都”核心承载区。
截至目前,华西医美健康城已有12个大健康领域国家级科研平台、54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有效推动张兴栋院士生物材料研制、魏于全院士孔确基因、华西妇幼细胞生物技术项目、中科博瑞干细胞抗衰研究项目等10余个前沿科技转化项目落地,进一步增强大健康产业生态集聚力。
优质项目和企业不断落地,得益于完善的载体配套。华西医美健康城目前已建成高端商务商业楼宇53栋、总面积304万平方米,能充分满足医疗研发、服务等各类企业需求。其中,大健康专业楼宇“华西健康谷”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目前该楼宇及周边已吸引精准医疗、健康管理、药械流通等领域的150余家家企业入驻,初步形成聚集效应。

此外,华西医美健康城还将积极与成都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圈相关功能区,加强协同,错位发展,共同推动成都医药健康产业“建圈强链”。武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武侯区目前已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编制专项扶持政策,设立武侯区科技成果转化天使投资基金和“武发产业基金”,筹备编制武侯区健康医美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共同扶持“一校四院”科研人员创办的种子期或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推动精准医疗、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制造等版块的“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
聚焦医学科研成果转化
促进“校地企资”精准对接
在论坛主题演讲环节,具有丰富医疗科研项目转化经验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学及危重病医学教研室主任刘进,做了《华西医院麻醉学科的转化研究》的主题演讲,为科技人才的科研方向和企业的产业化提供参考,也为“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提供了样板。
“一校四院”重磅成果发布,促进科技界和产业界精准对接。在论坛科研成果发布环节,“一校四院”有关专家带来了涉及高端医疗、医药创新、药械研发等大健康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向参会嘉宾充分展示了科技创新驱动下,大健康产业的无限潜能。现场的一位企业家表示,这些项目依托“一校四院”的智力资源和医疗资源,技术先进,产业化路径清晰,具有良好的商业价值。
在路演环节,“一校四院”的多位资深教授和科研工作者,带来辅助生殖、妇幼、口腔、整形外科、肿瘤和新型医疗等大健康领域优质项目。
坚持链接各方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大健康全产业链。2018年以来,“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发展论坛已成功举办三届,成果斐然。累计吸引1159家产业链企业参与,34个产业化项目成功签约,10余个高能级项目落地发展。
本届论坛继续将区域医疗资源优势转化作为产业发展的源动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动武侯区大健康产业构建从研发创新、临床试验、孵化加速到产业化的完整产业链。武侯区也将以大健康产业为突破,立足成都都市圈,大力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发挥创新链对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的引擎作用,着眼建设立体联动“孵化器”、两链融合“转化器”、建圈强链“加速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高质量打造大健康产业全链条体系,深入推进成都市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圈建圈强链工作,为成都市加快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医药健康产业高地做出应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