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运动资讯

2025年成都市“希望之星”青少年(学生)运动会圆满落幕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11月19日,2025年成都市“希望之星”青少年(学生)运动会闭幕式在简阳文体中心体育馆圆满举行。来自全市23个区(市)县的约1300名青少年学生运动员代表、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负责人、直属(直管)学校代表参加。本次闭幕式由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体育局、简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成都市教师共享中心、简阳市教育局、简阳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共同承办。

闭幕式上,赛事组委会领导为在本届成都市“希望之星”青少年(学生)运动会中获得冠军的运动队代表颁奖。随后的闭幕式节目展演精彩纷呈,青少年们用灵动的舞姿、昂扬的歌声展现出新时代蓉城少年的蓬勃朝气与多元素养。作为闭幕式的压轴环节,“蜀峰杯”篮球争霸赛巅峰对决点燃全场热情,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篮球队与省运会男子丙组成都市参赛篮球队展开激烈角逐,队员们默契配合、奋勇争先,每一次精准传球、精彩投篮都赢得现场阵阵喝彩。

体教融合深耕细作,赛事体系日趋完善

成都市青少年(学生)运动会是体教融合背景下的创新实践,自2021年由市教育局、市体育局优化整合原有赛事推出以来,已纳入每年全市青少年体育竞赛计划,成为成都市 “三星” 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快乐之星”“希望之星”“奥运之星”)的核心组成部分。

赛事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2025年设置田径等9个比赛项目,其中足球、篮球、排球赛事全面对接四川省“贡嘎杯”青少年校园体育联赛市级选拔,冠军球队代表成都参加省级总决赛,赛事受关注度逐年递增。成都市青少年(学生)运动会创新引入 “校级、区(市)县级、市级” 三级选拔机制,依托学校校运会、区级选拔赛、市级运动会的三级平台,层层比拼、优中选优,梯次培育成都市最高水平学生运动员,为更高级别赛事输送优质后备人才。

作为全市最高水平的学生综合运动会,本届赛事热度再创新高。自举办以来,赛事年均开展10余个项目,比赛场次超3000场,参与人次突破20万;2025年第五届赛事中,仅三大球项目就累计开展924场比赛,参赛球员超6000人,乒乓球项目参赛规模创新高,充分彰显了成都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高涨热情。

以体育人成效显著,青春力量助力城市发展

成都市高度重视教育与体育事业协同发展,大力推进体教融合改革,先后出台《成都市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成都市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推动青少年教育与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同时,市区两级教师共享中心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推出“运动天府”教师共享品牌,将新兴体育运动和退役运动员引入学校,赋能学校体育发展。

随着体教融合不断深化,“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学校体育场地条件持续改善,体育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教学、训练、竞赛体系日趋完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一体化的学生体育锻炼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强体、健心、促智、育人的综合成效显著提升。成都市青少年(学生)运动会等赛事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市青少年搭建了展示自我、超越自我的平台,更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坚强意志品质,在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协作拼搏中实现全面成长。

同时,赛事的举办也为成都市青少年体育工作树立了标杆,充分展示成都深化体教融合、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坚定决心与丰硕成果。蒲江县五星学校、四川天府新区华阳中学等一批体育工作突出的中小学脱颖而出,成为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重要阵地,为加快建设“世界赛事名城”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动能。

此次“希望之星”青少年运动会的圆满落幕,是成都体教融合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未来,成都市将持续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丰富赛事活动供给,深化体教融合成效,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搭建更优质的平台,让体育精神持续照亮青少年成长之路,为健康成都建设和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筑牢坚实基础。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