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曾说女儿长大后会成为脱衣舞娘?!

综合
关注2011年,在乔布斯逝世不久前,《新周刊》写了一篇“苹果力”的文章,谈及世界因3个苹果而改变:诱惑了夏娃的苹果、砸中了牛顿的苹果,以及乔布斯设计的苹果。
三位人物分别代表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物质”的极致探索精神。
在他们的带领下,人类朝着未知的领域大步向前。毋庸置疑,他们都是伟大至极的人物。
尤其乔布斯对当代世界的巨大改变,影响了现代人们通讯、娱乐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创立的苹果公司,发布了IPhone、Ipad、Mac,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开发出了无数简单易上手的软件、还引入了数字媒体管理技术——itunes、创造了数字媒体播放装置——ipod……
把市值约50亿美元的苹果公司,变成市值超过3500亿美元的行业巨头。
作为一名商人和创造者他很伟大,但不得不说乔布斯作为一名父亲,他表现得非常糟糕。
比尔盖茨曾说“很少有人对世界产生像乔布斯那样的影响,这种影响将是长期的。”
这句话同样也能套用在他大女儿儿丽莎·布伦南-乔布斯(Lisa Brennan-Jobs)身上。
就在两个多月前,Lisa的新书《不重要的人》(Small Fry)出版,揭露了乔布斯作为父亲,大量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在这本回忆录中,乔布斯的父亲形象是这样的:
他拒绝承认自己的亲生女儿;
拒绝给抚养费;
曾禁止女儿与亲生母亲来往;
拒绝给女儿的卧室安暖气片;
曾说女儿“闻起来像厕所”;
……
乔布斯也曾埋怨他的亲生父母抛弃了他,渴望与自己的亲生父母建立联系,为何到最后,他自己却活成了他讨厌的样子?
根据与苹果公司有过密切合作的安迪•赫茨菲尔德所言,乔布斯之所以“有时候会失控般变得残酷并伤害别人,那还要追溯到他一出生便被遗弃这件事上。”
一、被遗弃的烙印
没错,乔布斯是被领养的孩子,亲生母亲23岁时未婚先孕,生下孩子后,不得已把他送给了一个蓝领家庭收养。
养父母对领养一事没做任何隐瞒,所以乔布斯很早便知道自己是被领养的。
但可能因为年纪小并未真正理解此事的含义,直到邻居家的小姑娘童言无忌地说到“是不是亲生父母不要你了”,乔布斯才意识到可能真有这层含义,“跑回家,大声哭喊”。
父母苦口婆心地对他说,他是他们专门选中的一个孩子,他没有被抛弃,但乔布斯对这话显然只是将信将疑。
“被遗弃、被选择、很特别”这几个标签贯穿了乔布斯的一生。
说来乔布斯事业上的成功,其实也与他的养父母、及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
乔布斯的养父保罗·乔布斯是个性格温和、动手能力超强的引擎机械师,与妻子克拉拉的关系也十分融洽,保罗平时最大的爱好是捣鼓汽车。
在《史蒂夫·乔布斯传》里,他回忆道:
“我觉得爸爸的设计感很好,什么都会做。要是家里缺个柜子,他就会做一个。给家里搭栅栏的时候,他给我一把锤子,这样我就能跟他一起干活儿了。”
每个周末,父子俩还会进行一次废品站之旅。寻找发电机,或者化油器,以及各种各样的机械零件。
乔布斯第一次见到计算机终端,也是他父亲带他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埃姆斯研究中心时见到的。
乔布斯说,看到计算机的一瞬间,便觉得自己彻底爰上它了。
另外,生活在硅谷附近,也让乔布斯的童年充满了科技色彩。
乔布斯曾说,“住在我周围的父亲们大都研究的是很酷的东西,比如太阳能光伏电池和雷达。”
7户之外的一位邻居,惠普工程师拉里•朗对乔布斯而言是位非常重要的人,好奇心爆棚的他总是会像身边这群工程师爸爸们询问很多问题。
而拉里·朗还邀请乔布斯参加了,惠普探索者俱乐部每周举办一次的科研活动。
小学阶段,乔布斯便展现出了天才的一面——成绩十分优异,但也展现出了桀骜不驯的一面——不愿服从权威。
三年级之前就被请过无数次家长,每每这个时候,父亲保罗还能站出来怼老师,“如果你提不起他的兴趣,那是你的错。”
在乔布斯的记忆里,父母从来没有因为他在学校犯错而惩罚过他。
上了大学6个月后,乔布斯因经济原因辍学,成为了电视游戏机公司里的一名职员,业余时间和朋友一起捣腾着属于自己的“电脑”。
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21岁的乔布斯与朋友在自家的车库里,成立了苹果公司。
被领养的乔布斯看似顺利长大,却也在心底悄悄埋下了愤怒的种子。
他从不会和养父母谈及他的亲生父母,只曾对密友格雷格•卡尔霍恩说起过,对亲生父母抛弃了他的愤怒。乔布斯的内心其实是非常渴望了解自己的亲生父母,以便更好地认识自己。
《乔布斯传》中还记录到,乔布斯经常循环着约翰·列侬的那首《妈妈》,歌词里唱到“妈妈不要走,爸爸快回家……”
为了解开心结,他深入地了解了印度教、佛教,练习过坐禅,甚至参加过尖叫治疗等。
然而,这些都没能治愈他内心的焦虑与苦闷。同样是23岁时,他做了和他亲生父母一样的决定,遗弃了自己与女友布伦南的孩子。
他曾经被遗弃过,后来他也遗弃了自己的孩子。
二、负责与不负责的父亲
要说,最奇怪的地方也在这儿,乔布斯总共有4个孩子,大女儿Lisa是与前女友所生,Reed Paul、Erin Sienna和Eve是他与老婆Laurene Powell所生。
但乔布斯一边把Sienna和Eve当宝养,一边把大女儿Lisa当草养,真是让人大跌眼镜,直呼看不懂。
在乔布斯眼里,小女儿是“意志坚强、活力四射的有趣女孩”。
Eve生下来便是天之骄女,得到了父母的宠爱。因为酷爱马术,母亲还为她以153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约21亩的私人马场。
总的来说,Eve的人生顺利得像开了挂,不仅多次在马术大赛获得桂冠,还与墨西哥的名门之后Eugenio Garza Pérez谈起了恋爱,要知道男孩的父亲可是Visa的前老板。
乔布斯自己对小女儿Eve更是寄予了重望,“Eve未来不是去竞选美国总统,就会成为苹果公司掌门人。”
但是对大女儿Lisa,却说她长大后会成为脱衣舞娘……种种不称职的行为直接让Lisa写出了一本书——《不重要的人》。
乔布斯做的第一件混账事儿就是拒绝承认孩子是他亲生的,尽管DNA检测报告上写得清清楚楚,“亲子关系的可能性是94.41%”。
但他就是拒绝承认Lisa是他的孩子,并且一毛抚养费都不出。
无奈下孩子的妈起诉了乔布斯,乔布斯却还想请朋友做伪证,证明自己与孩子她妈布伦南没有任何关系,并声称自己不育。
Lisa在《不重要的人》中写道:
“直到我两岁那年,母亲才通过做房屋清洁和服务员的工作补上了她的福利金。在这过程中,我父亲没有提供任何帮助。”
要知道那时候乔布斯已经有了上亿美元的身家,却吝啬到每月385美元的生活费都不愿意给。
没有父亲的支持,Lisa和母亲的生活过得异常艰难。
“七岁那年,母亲和我已经搬了13 次家。每次我们都不是正式地签订租赁合同,要么住在朋友家的卧室里,要么是临时找一个别人转租的住处。”
在Lisa人生中的前7年,他的父亲几乎一直缺席。
父女间陌生又僵硬的关系直到孩子9岁左右,才有了破冰的迹象。
那时乔布斯刚被赶出了自己创立的苹果公司,他开始慢慢找回与大女儿的相处时光,偶尔会去匆匆与孩子见上一面,偶尔周末带她去滑滑冰。
Lisa十几岁时,因母亲经济困难,还曾搬去乔布斯的家,那段时间,乔布斯还禁止过Lisa与母亲见面,并对女儿说,如果你想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的话,你需要投入时间。”
但,住进了乔布斯家就意味着过上了公主般的生活吗?她心里明白其实她不能依靠父亲什么。
家里的洗碗机坏了,乔布斯不会请人来维修,而要求Lisa自食其力;天气冷了,也不给她的房间安暖气;甚至后期拒绝帮女儿出大学的学费,还是好心的邻居给Lisa出的钱,尽管后来乔布斯把钱还上了。
对Lisa来说,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父亲对她说的:
“You’re not getting anything,” “You
understand? Nothing。 You’re getting nothing。”你不会在我这得到任何东西,任何。
乔布斯给了其他孩子爱与金钱,却唯独对和前女友的大女儿苛刻至极,这点着实让人看不透。
Lisa自己却愿意把这种教育方式解读为,这是父亲为了教会她,“金钱使人堕落”的道理。在书中,她尽量合理化父亲的种种行为。
Lisa说,写《不重要的人》并不是为了揭露父亲的冷酷无情,尽管那些就是他真实的一面。写书是为了宽恕,她能把这些事写出来,就代表她已经走出来了。
2011年的时候,乔布斯终于表明了自己的懊悔,他承认,当初是因为自己还“未准备好成为一名父亲,所以没能勇敢地面对”。
弥留之际,躺在病床上的乔布斯一直在给Lisa道歉,“我欠你的,我欠你的”。
对于Lisa来说,他们之间的故事有了一个好莱坞电影式结局……
老唐在了解了乔布斯家庭关系的种种后,写下这篇文章,并不是想和大家分享他不为人知的辛秘,深八有钱人的家庭纠葛。
是想说,不管贫穷还是富有,一个不被父母祝福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必会经历一番痛彻心扉的苦,Lisa如此、乔布斯亦如此。
而如何面对生活带给我们的磨难,直接决定了生活的质量。
再和睦的家庭关系中,也难免磕磕绊绊。
面对伤害,人们可能不由自主地选择争吵、互相指责、甚至报复,也有人选择沟通、原谅、和解。
报复会让人循环痛苦,而原谅可以得到救赎。
宽恕无法改变过去,但它可以改变未来。
真心希望这个世界上如乔布斯父女般的悲剧可以少一些,再少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