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县过水镇小学开展蚕魂·丝恩主题活动
摘要: 自贡荣县蚕业历史悠久,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栽桑养蚕。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桑蚕,即养蚕与种桑,是古代农业的重要支柱。相传是嫘祖(黄帝正妻)发明。蚕桑文化是汉文化的主体文化,与稻田文化一起标志着东亚农耕文明的成熟。而就汉文化的主体文化丝绸文化、瓷器文化则标志着中原文明进入鼎盛阶段。
早在先秦农业时代人类就开始种植桑树,已经是普通栽种的作物。桑的最早记述出现甲骨文当中,人类开始创立文字,在干枯兽骨和竹木平面上记录自己的历史,以保存和自然争斗的经验,让自己的智慧能够开始有形的延续。他们从自然野蚕身上开始得到启发,由蚕食桑,开始得到轻便柔韧的丝帛。
自贡荣县蚕业历史悠久,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栽桑养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荣县都是全省蚕茧大县之一。荣县目前是四川省十个蚕桑重点基地县之一。
荣县的过水镇,有着养蚕40余年的历史,拥有桑园面积约6000亩,每年养蚕1万余张,是荣县万担蚕茧生产基地。蚕桑生产已成为荣县农村多种经营的骨干项目,是广大蚕农增收致富的一条好门路,更是产业扶贫、脱贫奔小康的好途径。

(图片来源自贡网)
近日,过水镇小学让学生走出课堂,把实践学习桑蚕文化作为过水镇学校素质教育的特色。把体会写在日记本上,把观察图片贴在展板上,把劳动的感受记录在成长的岁月里,把收获的喜悦深深地描绘在校园的记忆中。过水镇小学校的娃娃们,骨子里从小就跳动着勤劳聪慧的脉搏。
据悉,过水镇小学校自2017年开展桑蚕种养体验活动以来,各年级各班以社团活动的方式都组织开展了体念活动一至两次,参与体念活动的学生达到600多人次。
今年,同学们自己摘桑养殖的蚕子,还卖了一百余元,同学们可高兴了!校长李仁德介绍。通过“蚕魂·丝恩”主题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同学们更学会了感恩,更懂得了勤奋学习,更懂得了珍爱生命,更学会了勤劳。
一股昂扬向上,为中华之强盛而育人而读书的浓厚氛围在过水学习悄然兴起。

